上世纪50年代,李谷一老师一曲《浏阳河》被广为流传,熟悉的旋律穿透几代人的岁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首快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它诞生之初只是湖南花鼓戏中的唱段,曲调旋律也和大家所熟知的不一样。
1950年,湖南土改运动开始,当时湘江文工团一批从事文艺工作的年轻人,分成几个工作队下到田头采风,一天,其中一个队员徐淑华正在田间转悠,听着独轮车碾过泥土的咿呀声,他脑海里忽然闪过丰收的农民在田埂上推送粮食的一幕,那一刻灵感出来了,于是他连夜创造了花鼓戏《推土车》后来改名《双送粮》,《双送粮》一共分为三段,今天的《浏阳河》就是第三段。
1959年阿尔巴尼亚艺术家代表团到湖南访问演出,提出联欢时唱首湖南的民歌,经过再三斟酌,决定把《双送粮》的第三段多带带唱出来,以第一句歌词“浏阳河”为歌名,于是《浏阳河》开始作为一首独立歌曲传唱开来,于是就有了后来久唱不衰的《浏阳河。》
《浏阳河》作为一首中国经典民歌,由徐叔华作词,朱立奇、唐璧光作曲,创作于1951年。这首歌自创作以来,广为流传,其熟悉的旋律穿透了几代人的岁月和梦想,分别有多位演唱家,如蒋大为,李谷一,宋祖英等,以不同方式及风格进行演绎,超女周笔畅的一首《浏阳河2008》又为这首老歌赋予崭新的内容。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