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Hoffman说过“眼见为实?未必如此!”。几百万年以来澳大利亚的一种宝石甲虫发展了一套非常成熟有效的繁衍系统。但是,人类出现了。他们有爱乱扔啤酒瓶的坏喜欢。于是乎,这些可怜的甲虫就没有办法分辨哪些是玻璃瓶子,而哪些是它们潜在的交配对象了。有些雄甲优艾设计网_在线设计虫开始尝试与这些瓶子交配。这些甲虫几乎因此而灭绝。
这种简单的生物组织缺乏非常精确的感知系统似乎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你可能认为,对人类这样进化出非常复杂系统的生物来说,这些并不是什么问题。除非光线问题,我们可能会偶尔认错一两个瓶子,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不会把瓶子跟虫子搞混的。为了生存和进化,我们的感知系统越精确越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Hoffman认为“进化并不是关于事实(是否是瓶子),而是关于繁衍后代。你处理的每一个比特的信息都需要消耗能量,也就是说你需要捕猎和吃到更多的食物。因此如果一个有机生物体能能看到所有的事实,而另外一个生物体只需要看到足够生存的事实,那么后者适应生存的概率将大得多。”
Hoffman想得更加深入,就像上面提到的虫子和瓶子一样,我们的感知系统并无法区分非常相像的物体。不仅是因为我们的感知系统没有进化出获取真实世界细节信息的能力,而且我们没有理由去相信我们看到的东西跟我们思维意外存在的东西有什么关联。
我们的视野就好像一个摄像机一样,通过捕获从物体上反射的光来形成图像。在光子到达我们的视网膜到我们重建一个3D的物体之间,涉及到成百上千万的神经活动。为了节省能量,我们只能规避细节。但是构建一个跟真实世界毫无相似之处的视角又有什么用处呢?Hoffman喜欢用电脑桌面打比方。
当时在电脑桌面上点击一个正方形的蓝色图标的时候,你打开一个文件。但是文件本身并不是蓝色,方块的图标。因此,类似的,我们看到的所有的物理实体都只是符号,而它们存在的时空就好像某种电脑桌面一样跟真实的世界存在和关联。
怀疑我们的感知系统很不容易。我们的感知系统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一个概念的牢笼。接收到外界真实的时空非常困难。但是数学能在这个监狱的墙上打开一道裂缝。我们无法想象高维空间,但是我们可以以数学的形式处理无限维度的空间。
有了数学的帮助,以及对这个感知监狱的存在的认识,我们就能自由地形成真实世界的新理论。Hoffman提供了两个我们的概念世界和真实世界不一致的事实,而这些不一致能帮助我们建立现实的基本框架。第一个事实是:我们无法解释有意识的经历,例如我们是如何通过神经和化学介质等物理材料来知道品尝一颗巧克力是一种什么滋味。第二个事实是:量子力学认为当处于非观察状态时,粒子的状态是不确定的。这就意味着一个物体是否存在取决于是否有人继续观察它们。
在这两种情况下,意识似乎都存在于我们所感知的物理世界之外。如果正如Hoffman所认为的那样,我们的感知系统并不会进化为我们接受到的世界就是真实存在的世界,那么也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开始重新考虑,例如到底以意识为基础来考虑我们物理世界到底是建立于哪种主要的意识之上的。
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似乎就是我们的经历必须都要有一个经历的主体。Hoffman因此提出出信息的三通道理论:他认为信息由三个通道组成,感知、决定和行动。每一个通道都会把一个输入映射为一个输出。用经典的物理世界的视角来看,输入感知系统通道的就是物体上发射的光子,而行动通道的输入则是物理世界的变化。为了详细剖析这个物理世界,Hoffman吧每个感知代理都连接起来了。一个代理的感知输入是另外一个代理的行动的输出,而一个代理的行动输出则是另外一个信息通道的输入。
而现实就是意识代理的一个网络。通过学习这个网络的动态变化过程我们就能理解我们的感知系统是如何建立一个物理世界的。当然,现实可能会更加复杂。Hoffman的理论可能并不完整。但是Hoffman认为他的模型是精确的,可被证伪的。
Hoffman认为,这个模型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数学存在于其中,通过这个模型我们能够推演出时空,物理实体、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等等所有的理论,而最终他想能通过这个模型来真正弄清楚思维和身体之间的关系。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