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人一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应当好好珍惜,更好好好学习,大学的学习方法比较多,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帮助的。
大学学霸绝不告诉你的学习方法
为什么很多学生到大学后,成绩平平?
为什么很多原本成绩很一般的同学,在大学却突飞猛进?
拿我所在的大学来说。每年都有很多出色的大学生,有的考上了名牌大学研究生,有的去国外名校留学,还有人直接从本科保送至博士。
造成他们学业差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学和大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而很多学生没有很快地完成过渡。
先来看看中学和大学学习有什么不同。
从课程设计来看。
高中有课程大纲,课程整齐归一。大学一般是课程培养计划,大体分为四类课程:公共选修、公共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必修。大学是学分制,每门课都对应一定的学时和学分。
从上课形式来看。
高中是以班级为单位,大学以专业为单位。大学常见的是一个专业的人一起上课。
从上课方法来看。
高中上课主要是讲解式,大学讲课方式偏重于讲授式。讲授式的方式更为自由,内容范围广,面宽。
很多同学习惯了高中的学习方法,到了大学之后,这些方法需要尽快转变过来。这样,才能在大学学习中如鱼得水。我们来看看
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笔记。
大学课程大部分用ppt进行讲授,板书比较少。一份合格的笔记是对ppt有利的补充。将老师的ppt打印出来,每页ppt加上笔记注解。这样在复习的时候才能更有效率。大学课程的ppt,很多老师都会提前上传教学平台。
提前打印ppt+课本+笔记,上课效率会提高很多
多本教材。
大学不像高中,一个省所有学校使用一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问答本教材。到了大学,
不同学校会使用不同的教材
不同教材之间也有学术观点的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大学多看行业内高校的教材,有助于看清整个学术圈。比如学通讯的同学可以看看清华大学用哪些教材,和自己使用的教材进行比较。
思维方式
严格地说,大学应该鼓励独立创造,鼓励学术自由。从文科方面来看,很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很多问题开始要求有自己的想法,观点的对错也不再是非黑即白,学术讨论常常发生在无法界定的“灰色区域”,
很多本科发表牛逼论文的同学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对理工科来说,结论的是否正确,怎么得出结论,思维方式是怎样的,也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把书读活”。
赶快用上述学习方法,度过一个美好的大学时光吧。
大学课程选择
规划你的选修课
其一,由于文科课程相对比较轻松,多有趣味性,加上文科学生对理工科课程的不了解,致使多数文科生和工科生都将选课目标锁定在文科课程,工科院系的课堂受到冷落.。选择喜欢的课固然没有错,但要防止知识面过窄。理工科学生需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科学生也应当有必要的自然科学素养,不要怕学不懂工科的专业知识,重要的是学习它的思维方式。
其二,部分同学过于重视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一些同学抱着只为完成学分的心态选修课程,以便尽快修完,好给以后的专业课学习腾出时间。也有同学表示,学起来轻松的选修课程就算不太喜欢也会考虑选择。也有部分同学有从众心理,会盲目跟着别人选,或选同学上过的课,觉得这样“心里有底”。
其实,学分只是学习的一个副产品,选课不能只想着要得到这些学分,能学到有用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其三,缺乏对选修课的重视导致某些选修课课堂上同学的听课质量不高。有同学认为,选修课不是专业课,没必要学得那么认真,因此课堂上有时开小差。开设“小提琴发展史及音乐作品赏析”的葛永明老师认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一样重要,是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补充,需要同等对待。今年的双选会上,就有用人单位给出了有文艺素养的同学优先录取的条件。同学们能在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是老师们最大的愿望。如果学生态度消极,除了自身要加强认识外,还需要老师来引导。同时,教务处副处长富海鹰也指出,在加强学生正确认识选修课的同时,老师也应进一步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到来,大学生不能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固守一门学科的“专才”,应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以专业学科知识为主导,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哲学等等都应在我们的视野之内。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规划自己的选修课,让选修课真正为我们服务。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