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一下,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灯鼠图是谁画的啊?
张骏 2021-04-12 11:44 优艾设计网_设计百科
王欢 2021-04-12 11:45 民俗,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民族历史愈久,文化财富益丰,就以农历过年(春节)的风俗来说,我国很早就有文字记载。“年”字,远在公元前十六——十一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字形为?,很象一个人在收割或顶谷禾回去,所以《说文解字》称“年“字是”谷熟也,从禾”。商以后到了周,就用这个字来纪年。农业社会里,田里的五谷熟了收割完毕,则是一年过去,又该开始新的一年了。因此称春节叫“过年“。同时在这个期间出现的有祝贺之意的东西都冠以“年”字。如:吃的糕叫“年糕”,卖的画叫“年画”,互相庆贺的礼仪叫“拜年”等等。中国幅员广大,西北牧区,古代则以牧草返青一次为一年;生活在东北乌苏里江畔的赫哲族同胞,过去曾以马哈鱼由海游到江里周年为一岁,当初春第一次捕到马哈鱼后,就挂起一个鱼头以纪新年,这种悬鱼头纪新年的风俗由来已久,虽然它与谷熟无关,但它却有贺新年、庆丰收的同样含意。 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一0四年),武帝(刘彻)诏令太史丞邓平创制“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初一曰“元旦”,后以元旦前夜为“除夕”。从此除夕,元旦过年的风俗活动越来越多。如东汉蔡邕《独断》里所载:汉代“常以岁竟十二月,从百隶及童儿而时傩,以索宫中驱疫鬼也。桃弧、棘矢(弓箭),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谷播洒之,以除疾殃。已而立桃人、苇索、儋牙虎、神荼、郁垒以执之。”蔡邕所说的“神荼”、“郁垒”、在应劭的《风俗通义》中也有记载,说:“谨按皇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鬼),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并说:“梗者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大福)也”。这就是后来人们屋内挂钟馗驱鬼,门上贴门神以御凶和立桃符于门旁以及贴年画等风俗的来历。 二 礼门神及其发展的历史 岁暮“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的风俗,可说是民间年画里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近代北京的门神画上,仍印有“神荼”、“郁垒”字样。“门神”二字最初见于《礼记·丧服大记》郑玄注:“君释菜,礼门神也。”可知礼门神是很早出现的风俗。不过那时的门神还没有具体的形象和名号。到了汉代门神才渐渐形象化了。如应劭说的“画虎于门”,“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还有《汉书·景十三王传》中所记:“广川惠王越,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挎长剑。”颜师古注:“成庆,古勇士也”。宋代以后门神画上的猛将秦琼,尉迟恭之像,就是由此衍变而来。 古人以为黑夜有鬼魅出来,门上若画或贴幅武将门神,就可安睡。到了晋代,有“元旦画鸡于门”的风俗。因鸡一叫天就亮了,鬼魅则不见。此说见于王嘉《拾遗记》:“尧在位七十年,有氏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双睛在目,状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肉翮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饴以琼膏,或一岁数来,或数岁不至,国人莫不扫洒门户,以望重明之集……。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于牖上,此之遗像也。”画鸡于门上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无疑地扩大了年画中的门神题材。至今象河南开封、山西临沂、苏州桃花坞等地的早期门画中,尚有这一形式的画样传世。 宋代以前,刻版印画的技艺尚未成熟,所以隋、唐及其以前的门神都是画的,推想门上画荼、垒或虎或鸡的还不多。到了宋代,城市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相当发达。雕版印刷佛像的纸马店,也在汴京(开封)出现。每逢“清明节”,土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又有]“印卖尊胜目莲经”、“时节即印施佛像”等记载。雕版印刷佛像原来是善土为祈福施送给众生的,到了宋已由纸马铺印刷而带有商品性质了。同时纸马铺的出现标志着雕版印刷版画的范围扩大,一到“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见《东京梦华录》)从此贴门神、挂钟馗以点缀年节活动,渐渐在民间展开。人们对门神的威严治鬼之说,也不象汉唐时代那样迷信,认为门神只是一个守门卫户的军士罢了,对门神也不大尊敬。如宋代苏轼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争闲气》:“东坡示参寥(宋高僧道潜的别号)曰: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木,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桃符怒,往复纷纷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急闲气耶!”从苏轼这篇杂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含意,盖指门神等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不能自立创业,只有依附于有势人家的门户,就是这样还急什么地位高下呢! 明代以后,门神不再是“神荼、郁垒”两个“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的神人,开始由人来选派,最初选出的是唐代开国元勋秦叔宝,尉迟恭两位将军。据《三教搜神大全》载:“门神乃是唐朝秦叔宝,尉魅呼叫,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无宁静,太宗慎之,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曰:臣平生杀人如剖瓜,积尸如聚蚁,何惧魍魉乎?愿同胡尉迟敬德戒装立门以伺,太宗允其奏。夜果无警。太宗嘉之,谓:“二人守夜无眠。太宗命画工图二人之形象全装,手执玉斧,腰带鞭练弓箭,恕发一如平时,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崇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明代的门神既然由人来择选,那门神的威仪也不能再被人们敬仰。从宋时起岁末除夕便有了一年一换门神的风俗习惯。如吴自牧《梦梁录》中说:“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之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此风沿袭下来到明代未断。明朝茅维,字孝若,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万历44年(公元1616年)进士,授翰林院孔目,曾上书奏议足食,足兵政策,不被当时朝廷采用。他痛恨老朽的官僚掌握政权,只图享受,不做正事,遂编了一出讽刺喜剧来揭露官场腐败的丑态,剧名叫《闹门神》。剧情是说农历除夕,旧例要换门神,新门神来到门前上任,可是旧门神不肯让位,赖着不走。钟馗、紫姑、灶君、和合等神都劝归旧门神退去,让新的门神上来。剧词有:“俺且眼偷瞧桃符好乖,那戴头盔的将军忒朵,只你几年上都剥落了颜色,甚滋味全无退悔!”但旧门神仍不听劝告,死赖着不走。最后九于监察使者下界查办此事,才将旧门神及其仆从顺风耳发配到沙门岛。从这个以门神年画为题材的小戏可以看出:一是明代年画里不仅有门神、钟馗等传统题材,还增添了紫姑、和合等吉祥人物;二是从曲词“紫花儿”序的唱词中,得知当时的门神形式是:“谁将俺画张纸装的五彩,冷面皮意气雄赳,竖剑眉阔口髤?(上髟下思),手拿着加冠进爵,刀斧彭排”的样儿。明代的门神传世稀罕,但从此曲词中得知明代门神与近代四川梁平、河南开封等地印制的年画相似。 清代满族人入主中原,不废汉族新年风俗习惯,除夕依例贴门神、灶君、钟馗等等。由于戏曲、弹词和通俗小说盛行,门神中还出现了不少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如“燃灯道人、赵公明、孙膑、庞涓;赵匡胤、杨兖等,并且还画有战斗故事。至此已失去了自古以来敬门神为”五祀“之一的意义,转向具有装饰性的门神形式发展。清代民间年画繁荣。贫寒之家,为了表示同庆新年,也都买一对门神来装点门面。他们选购的多是这类既有古代骑马将军,又在舞刀对阵带有战斗故事的年画,如伍员、赵云之类门神,有的还蕴有劝诫世人之意,例如陕西汉中门神里的庞涓、孙膑,画孙膑骑鹿携拐杖,庞涓骑马举双刀。春秋时孙膑与庞涓同拜鬼谷子(王栩)为师,后庞涓辞师下山,仕魏为相;不久墨子又荐孙膑于魏王。庞涓嫉孙膑才识高于自己,诬陷孙膑通齐,魏王信谗言,将孙膑刖去双膝,并欲杀害,孙膑不得已装疯佯狂,使庞不防。得卜商之助,逃出魏国。后乘庞涓举兵伐韩之机,孙膑攻魏,庞涓回兵,正中孙膑之计,遭乱箭射死。按此故事,孙膑与庞涓并非同心共守门户之将军。却因庞涓嫉贤妒能,陷害同窗反被乱箭射死。这类既有故事情节,又有劝诫世人以善行处世的门画,确实只有在文化悠久的中国才可出现。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在解放区和大后方曾绘刻八路军和抗日战士作为“抗战门神”。大后方还曾出现“美军门神”,画来支援抗战的美国军人。新中国成立后,又有画解放军和边防战士形象作为新的门画,有的美术出版社还绘制了古代保卫祖的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郑成功作门神。在“四人帮”横行的时代造成成千上万的冤、假、错案,因而十年动乱后还曾出版了宋代包拯,明代海瑞作门神。民间门画供古喻今的优良传统,不断在新年的民俗活动中,继承与发展着。 三 民间年画与民间风俗 我国古代绘画品类里,没有年画这一画种,宋代虽然已有“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的文献记载。但还未以“年画”之名来总称其品类。明朝年画题材渐扩大。“十二月二十四日,渭之交年,民间祀灶。人家各换桃符、门神、春帖、钟馗、福禄、虎头、和合诸图,粘贴房壁。”宫廷大内,则“室中多挂绵羊太子画帖。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也没提到“年画”二字。清代,曹雪芹作小说《红楼梦》,其中有刘姥姥游大观园一段故事:当贾母依栏坐下,因问刘姥姥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念佛说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刘姥姥说的当然是农村贴的年画儿,可知清初北京称年画为“画儿”。到了道光29年(公元1849年),李光庭著《乡言解颐》,书中记有“新年十事”,在“年画”一事中,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此时绘画内,遂将民间过新年时粘贴的门神、灶君、钟馗、福禄、和合以及《孝顺图》、《庄稼忙》等含有教育儿童和描写农村劳动生产的各种画儿,统一称作“年画”了。同时,文中也明确了“年画”的定义和性质。也就是说:准备农历过年,人们打扫屋子,清洁卫生之后,在门窗或室内张贴的木版彩印画,叫做“年画”。这类年画的题材内容,主要的是描写劳动人民喜庆丰收的《庄稼忙》,或含有教化意义的,如《孝顺图》(俗称“二十四孝”)等。从现存全国各地明清年间的木版年画来看,它的题材内容确是包罗万象。除了那些以历史人物、神话故事、通俗小说等为题材内容的作品外,还有描写渔樵耕读“四业”,三教九流,屋木舟车,山水名胜、珍禽异兽、仙花瑶草、水族草虫、商埠新景、各地风尚、汽车火轮、枪炮战争、西洋风俗等,仿佛是一部民间生活百科图绘。 民间年画因风俗节日而降,它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人马平安等祈福迎接、驱灾避邪的愿望。民间年画的欣赏者大都是文化低下的劳动人民,因此要求它在表达人民大众祈福禳灾的心愿时,还要获得一些文化历史之类的知识。从而使得民间年画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重要精神食粮。它虽然岁末腊月才大量出现在乡村市集城镇街巷,平时喜庆节日,婚丧风俗中,仍可得见各种不同题材形式的“年画”。以往大凡岁时节日,和平日嫁女聚亲、生子弥月、入塾读书、考试中举、升官授职、拜师收徒、酬师谢神、养蚕获利、捕鱼丰收、出猎平安、安家迁居、谢医挂匾、祭天酬神等等民俗活动中,都有年画艺术形式点缀其盛。为了解年画艺术与民俗相互关系之密切,下面就民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有关年画,逐类略述如下: 一)岁时节令里的应景年画 一、春牛图 农村过去无历书(日历、月历之类),年画作坊入冬先印“春牛图”,图下画一芒神(一童子模样者手持一短鞭,俗称句芒,象征春临)依一卧牛身旁,手托一“春”字。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节气月日表,及“流郎诗”、“地亩经”等。供农民耕作时,按图上节气务农。宋刘克庄诗:“今年台历无人寄,且看树翁壁上图”句,则知《春牛图》远在宋代已流行民间。《春牛图》又名《芒神春牛图》。《清嘉录》:苏州新年“城中圆妙观尤为游人所争集。卖画张者聚市于三清殿,乡下争买芒神春牛图。” 二、戏出灯画 民间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灯节,城市街上悬灯结彩,庆贺佳节。农村则以秫秸扎一方形灯架,外糊木版印制的“灯方子”纸画。这类灯画四张为一幅,印有各种地方戏曲一出。如河北武强画店印的《打金枝》一幅,画郭暖恕打升平公主不去为公公郭子仪拜寿,公主被打,回宫哭诉,父皇唐肃宗(李亨);郭子仪得知幼子郭暖殴打公主,闯下大祸,绑子上朝请罪,肃宗认为附马与公主吵架是儿女家庭之事,不应由朝廷处理,并与皇后劝解二人和好。图上还刻有谜语各一则,如“小人无用”(药名一)谜底为“使君子”。又有“走马灯”,是用年画作坊刻印的刀马人剪制而成,走马灯做法是先用竹篾扎成方或圆形纸灯,将彩印刀马人剪出,黏一纸轮之下四周,轮中有干,能活动自转,下放一烛,烛光煽轮,轮上之刀马人物随即旋转不息,常见的有:“三战吕布”、“割须弃袍”、“捉拿花蝴蝶”等小说中的武打场景。按汉司马迁《史记》载:“执金吾掌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敕许弛禁,谓之放夜。”但当时还未成“灯节”,到了唐以后,灯节(又称元宵节)才渐渐热闹起来。宋时,元宵节的灯品最多,周密《武林旧事》中所说“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就是“走马灯”。可知宋代已有以火煽轮而自轮的走马灯了。清代一位贵族子弟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说道:“走马灯之制,亦系以火御轮,以轮运机,即今轮船,铁轨之一班。使推广而广之,精益求精,数百年来,安知不成利器耶?惜中士以机巧为戒,即有自出心裁精于制造者,莫不以儿戏视之。今日之际,人步亦步,人趋亦趋,诧为神奇,安于愚鲁,则天地生财之道岂独厚于彼而薄于我耶?是亦不自愤耳!”参见附图北京刻印年画《锯大缸》走马灯人物。 三、老鼠娶亲 《北京岁华记》云:“25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尽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北方是日有“老鼠娶亲”之说,南方谓“老鼠嫁女”,上海一带于正月十六日为老鼠婚期。民间年画产地,如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湖南隆回、福建漳州等年画作坊,都有这一题材的作品印制,而且还影响到东南亚等国家。如越南的年画中有一幅《老鼠娶亲》,就与湖南隆回楚南滩头印制的相仿佛,老鼠娶亲的故事据清俞越《茶室丛钞》:老鼠生了个女儿,它的父母非常喜爱它,要把它嫁给一个好女婿。它们认为太阳高高悬在空中,应该是世界上最高贵的了,就求太阳作它们的女婿。太阳说:我不行,只要乌云一来就把我遮住了。老鼠一想还是云好,就去请乌云作女婿。乌云说:我怕风,风一吹就找不到我了。于是老鼠又去找风,风说:我可不行,因为我遇到墙就无力了。老鼠又去找墙,墙回答说,我最怕老鼠,老鼠一打洞我就垮了……。民间传说又有发展,说:老鼠最怕猫,如果把女儿嫁给猫,那么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老鼠很高兴地找到了猫,猫一听很是高兴,说好当晚娶亲,这天正是正月二十四日,当花轿抬着新娘还没来得及下轿结拜时,老猫一口先把新娘吃掉了。其实,填仓节是捕鼠的一次集体行动。春天正是老鼠繁殖季节。南方天气暖的早,北方稍晚,故相差十天,老鼠娶亲的这天,民间晚上不许点灯并给猫儿好饭食。教儿童们夜晚不要说话,静听老鼠娶亲的鼓笛笙箫之音乐。这样全村皆黑沉沉静无一声,老鼠则可全无顾忌了,只有猫儿吃好了正有力气去消灾老鼠,以保护填好粮米的仓房。所以这“老鼠娶亲”题材的年画,各地作坊都有印制,每到正月二十五日填仓的前夜,老人们常将墙上贴的这幅画讲给孩子们听,哄孩子们早入睡,以诱鼠出洞,放猫擒拿。 四、天师符 《清嘉录》:“五月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而小户又多粘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画姜太公财神及聚宝盆、摇钱树之类。”因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芦席,及忌盖屋”。(梁·宗懔《荆梦岁时记》)。所以广东佛山、陕西凤翔、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上海旧较场等年画作坊,都刻印多种形式的“天师符”以备五月供人们采购。苏州桃花坞就有《灵符镇宅》、《天师真人》、《太公在此》、《杏黄旗》等大小尺幅不一的七种。据《三教搜神大全》载:“天师者,汉张道陵也,子房八世孙,光武帝建武间生于吴天目山,学长生法术,隐于北邙山,章帝、和帝累召不起。久之,遍游名山,东抵兴安云锦溪,升高而望日,是有异境,缘衍流而之云锦洞,有岩焉,炼丹其中三年,青龙白虎绕于上,丹成铒之,时年六十,容貌益少,又得秘书通神变化,驱除妖鬼,后于蜀之云台峰升天,所遗经绿符章并印剑,以授子孙。”年画中的张天师,都是身披八卦袍,以表示炼丹,手举利剑,显示除杀鬼魅之威风,有的坐骑黄虎,藉以驱邪恶。每幅图上或盖一“灵符镇宅”之方印,或印一“敕令”神符,故名“天师符”。是大江南北端午节日常见的一种木刻彩印应时画。 五、镇宅钟馗 钟馗是民间木版年画中较早出现的一个题材。北宋时已有印卖钟馗的文献记载,不过那时是在除夕悬挂。叶梦得《石林燕语》:“宰执每岁有内待省例,赐新火冰之类。元丰元年(公元1089年)除日,神宗(赵顼)梦中忽得吴道子画钟馗像,因使镂板赐二府,明年除日复赐。”反映出宋代钟馗是和门神一样,都是新年出现在墙壁或门上。直到明朝时岁暮还是“门旁置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见刘若愚《酌中志》)。明代以后,除夕悬挂钟馗的风俗渐渐移到五月端午,悬于堂中“挂钟馗图画一月,以祛邪魅”(见《清嘉录》)。钟馗驱邪祛魅之说,初见于宋代沈括《补笔谈》:“禁中有吴道子画钟馗,其卷首有唐人题记曰:明皇开元讲武骊山,幸翠华还宫,上不怿,因店作,将逾月,巫医惮伎,不能致良,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犊鼻,履一足球队,跣一足,悬一履,摇一大筠纸扇,窍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兰裳,袒一臂,革双足,乃提其小者,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上问大者,尔何人也?奏云: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进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梦觉,店若顿瘳,而体益壮,乃召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曰:试为朕如梦图之。”后来绘画中的钟馗,即从此说而来。民间年画中之钟馗,多无捉鬼情节,只画钟馗头戴进士巾,身穿圆领官衣,革双足,仗剑,,手指一蝠,或题“引福入堂”,或题“恨福来迟”以及“福在眼前”、“福自天来”等字句,盖借“蝙”与“福”字之音相谐近,巧成一句吉利之语。此外,苏州桃花坞和上海旧较场清代刻印的钟馗中,有钟馗右手举剑,左手抓一腰遮虎皮裙之鬼,旁刻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上有“消除五毒”、“驱邪降福”方印和一“八卦图”者,可见清以前除夕悬挂钟馗的风俗,已演化变成了5月5日时提醒人们注意夏天已到,蛇蝎毒虫活动,要防范儿童勿被虫咬的招贴画了。 六、月宫符像 8月15日正当三秋恰半,俗称中秋。宋以前,每逢中秋人们只是饮酒赏月。此夜正是金风送爽,玉露生凉,月色倍明,丹桂飘香的好时光,大户人家莫不登高楼,临水榭,开敞轩,迎月赏景,排宴高歌。“虽陋巷盆寒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实。”(《梦梁录》)但此时还没有祭月宫,分月饼之风俗。明朝刘侗等著《帝京景物略》,其中有祭月之说:“8月15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跌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月光纸”,至今尚有收藏。但系清代后印,形式确如刘侗所记。月光纸上刻印一菩萨跌坐一莲座上,下有龙女、善才童子双手合十立于漂浮海面之莲瓣上,空上韦驮抱杵立于云端,绘刻精丽,宛如宋人“水月观音”之图。下有一圆光,象征满月,内刻一兔捣药于桂树下,后有绣窗画栋,玉石栏杆之宫殿,圆光外上刻一佛二菩萨坐像,旁列四天王站立两侧,下有海水龙王朝月宫。构图匀满,刻工细密,是属北京木刻年画作坊上乘之品,其它各地,如河南开封、福建泉州、云南保山、以及山西大同等地作坊刻印的“月宫符像”尺幅都高不盈尺,只绘玉兔捣药于月宫而已,开封朱仙镇年画作坊印制的《月光菩萨》之像别具一格,附绘有桂殿玉兔外,还画一后妃宫妆之像,宛如一幅仕女图画。 七、斗香 苏州桃花坞年画中,有“斋月宫”的全份彩印画,苏州一带民俗,中秋拜月不设月宫符像,拜月时院中案上设一“斗香”。斗香是以线香作斗形,外粘以彩画,斗内纳香屑于其中。香斗内放一彩印之宫殿,形如三间四柱之牌楼,和印有三国演义故事(如“灞桥桃袍”、“三战吕布”等)的三角形彩旗,“僧俗咸买下,焚于月下,谓之烧斗香”。此外,苏州等地木版年画中,尚有一种彩印“月饼纸”。纸上印有月饼形式,和“官礼茶食”等字样,是属包装艺术之类。按三南宋时已有了月饼之名,但只作为“蒸作从食”(见《武林旧事》),还非应节之食品,明代8月“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酌中志》)。这才作为中秋的节物出现于市。元朝统治者将国民分作四等,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即西北各民族;三是辽、金统治下的旧族北方人民称“汉人”;四是南方人民叫“南人”。统治者对“南人”剥削压迫最残酷。元末,江南人民在八月秋收之后,以祭月为名互赠月饼,饼内放有“八月中秋杀鞑子”纸条,号召起义,推翻暴政。后来为了庆祝胜利,每年中秋节日便互送月饼为“官礼”。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50年代江苏徐州作坊刻印的一幅“中秋月饼”包装彩纸,上有工农和五谷蔬菜图像外,还印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犹存古代民间传说合力御侮之遗意。 八、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是属民间年画中历画之一种,它也是早期出现的年画形式之一。现存较早的一幅是明代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陕西刻印的《九九消寒之图》。此图中画一蒜头形宝瓶,上插一枝折梅花,花瓣共81。梅瓶四周,画自一九到九九由冷转暖的不同气候和人们耕种聚饮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百科的各种风俗活动。如“二九”一图,画寒林萧索,白雪满山,华楼上有人对饮赏景,楼下游子徘徊于途,上题:“凛凛寒风刮地来,冰花妆就玉楼台;银瓶注酒歌金镂,谁叹征人尚未回。”又“八九”,画农人鞭牛犁田,上题:“积润统消景物鲜,桃花未吐柳含烟,农人自此知春及,南佃耕开百亩田。”画出寒冬与初春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明尤侗《帝京景物略》:“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可知明代“九九消寒图”之形式,多画梅花。清代年画中“消寒图”的形式花样较多,传世者尚有不少,有画三出小戏,每出戏名三个字,每字笔划为九,共81笔。如“洪洋洞”、“破洪洲”、“南阳关”(破阳字勉强为九笔)。还有中画人物,两边刻有“九九消寒歌”者。天津杨柳青李盛兴画店印的《岁朝吉庆九九图》第一九都唱出一个故事。如:“七九寒窑去读书,蒙正无时赶过斋,大比之年去会试,平地登天中状元。”戴廉增画店印的《三字经九九图》,每九皆含《三字经》数句。如:“三九的佳人泪如梭,奴看你不成器,终须玉环琢。一年四季南北混,自勤苦不能尚勤学。养不教,父之过,孔门高第作大学,元圣周公作周礼,大成至圣师项?。”共有《三字经》中十句之多。这对农村来说,颇有普及教育之意义。民间年画中的《九九消寒图》中尚有一种娃娃题材的。图中画一儿童拿香谱,谱上印有九个双钩楷字、每字九笔。如“香保送茶来厅前待客”、“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也有作“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等美句者。有一幅山东潍县刻印的《九九消寒图》,上印一年之节气与月建等字,下刻八卦之文排成九组,每组九条。每组下系一诗,诗中有寓意贫富不均之怨。如:“四九地铺遍地平,朔风洌洌起新晴;朱提公子休嫌冷,中有樵夫赤足行。”古代冬至节日犹如新年一样受到重视。宋代冬至日,“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作节。”(见《武林旧事》)。所以北方木版年画中“九九消寒图”出现较早,形式尤多。 九、灶君马 民俗腊月23日家家户户皆祭灶,祭毕将图像焚化,谓之“上天”。除夕再由市上买一新灶君像,以待来年焚化。《礼祀·祭法》:“(王)立七祀,曰司命、曰中留、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郑玄注:“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遣告者尔。灶主饮食翌日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祝曰:好多说,不好少说。清代更用糖瓜、糖饼祭礼,以止灶君上天胡说。可见这一风俗之衍变,已有千年之久,灶君马印刻作坊遍及全国,远至云南的纳西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有大小不同彩印或墨线灶君纸马之图像。从收集到的全国各地灶君马来看,尺寸大者约二尺,小的不过五寸。图像的形式,有坐、有立(白族灶君是立像)、有灶君一神独坐,有灶君与夫人并坐,还有香案前灶君坐于中间,左右二夫人分坐,此类灶君只有山东潍县和聊城一带流行,俗称“三头灶”。灶君以北京供奉的形式最多,由旗人贵族、到柴门贫民,由官府或工
张志国 2021-04-12 11:47 您好,您的意思是压感笔不能控制光标了是吗?请问您的电脑是什么系统的呢?如果是windows系统,请先到电脑控制面板找到bamboo首选项或者wacom首选项,看下首选项是否可以正常打开设置。如果能打开的话,按住键盘上的ctrl同时点击关于,进入到诊断界面。在诊断界面下测试一下笔压等数值是否有变化。如果是mac系统的话,在系统偏好设置里找到wacom首选项或者bamboo首选项,看下是否可以正常打开设置。如果可以,按住键盘上的左边option(alt)键,同时点击关于,进入到诊断界面,在诊断界面下使用压感笔来测试。如果wacom首选项或者bamboo首选项不能打开的话,建议您先重新安装下数位板驱动。安装方法:windws系统请到电脑控制面板的卸载界面将驱动卸载,mac系统进入到应用程序里找到wacom程序或者bamboo程序将其卸载。卸载后拔掉数位板重启电脑,电脑重启后,先连接数位板,看下在没有驱动的情况下,数位板的电源灯要常亮,笔能移动控制光标。然后安装驱动。( 驱动建议到官网下载安装)如果没有安装驱动的情况下,笔优艾设计网_PS论坛也无法移动的话,请您尝试换其他电脑u口或者其他电脑测试一下。如果依然无法移动,有可能就是笔的问题了。需要将产品返回检测。
李铁鑫 2021-04-12 12:06 老鼠: 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优艾设计网_PS百科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四川绵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画,表现一伙老鼠掮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骑在癞蛤蟆背上的是“新郎”,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双目注视着一只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正当这伙丑类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头大黄猫。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猫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则咬在猫的嘴上。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这幅年画反映了人民鲜明的爱憎。 蜘蛛:喜从天降 守岁灯:长明不熄。
孙文 2021-04-12 12:06 优艾设计网_设计客 寓意晚上注意点
傅友 2021-04-12 12:08 优艾设计网_PS论坛 呵呵~学齐白石啊~~~临摹就好了~~至于笔画的问题可以借鉴于少平的理念。网上有说的
张骏 2021-04-12 11:44 优艾设计网_设计百科
个人认为,这个款写的是:摘得瓜来置灶(灶)头,庖中夜闹是何由,老夫剔起油灯火,照见人间鼠可愁
王欢 2021-04-12 11:45 民俗,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民族历史愈久,文化财富益丰,就以农历过年(春节)的风俗来说,我国很早就有文字记载。“年”字,远在公元前十六——十一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字形为?,很象一个人在收割或顶谷禾回去,所以《说文解字》称“年“字是”谷熟也,从禾”。商以后到了周,就用这个字来纪年。农业社会里,田里的五谷熟了收割完毕,则是一年过去,又该开始新的一年了。因此称春节叫“过年“。同时在这个期间出现的有祝贺之意的东西都冠以“年”字。如:吃的糕叫“年糕”,卖的画叫“年画”,互相庆贺的礼仪叫“拜年”等等。中国幅员广大,西北牧区,古代则以牧草返青一次为一年;生活在东北乌苏里江畔的赫哲族同胞,过去曾以马哈鱼由海游到江里周年为一岁,当初春第一次捕到马哈鱼后,就挂起一个鱼头以纪新年,这种悬鱼头纪新年的风俗由来已久,虽然它与谷熟无关,但它却有贺新年、庆丰收的同样含意。 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一0四年),武帝(刘彻)诏令太史丞邓平创制“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初一曰“元旦”,后以元旦前夜为“除夕”。从此除夕,元旦过年的风俗活动越来越多。如东汉蔡邕《独断》里所载:汉代“常以岁竟十二月,从百隶及童儿而时傩,以索宫中驱疫鬼也。桃弧、棘矢(弓箭),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谷播洒之,以除疾殃。已而立桃人、苇索、儋牙虎、神荼、郁垒以执之。”蔡邕所说的“神荼”、“郁垒”、在应劭的《风俗通义》中也有记载,说:“谨按皇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鬼),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并说:“梗者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大福)也”。这就是后来人们屋内挂钟馗驱鬼,门上贴门神以御凶和立桃符于门旁以及贴年画等风俗的来历。 二 礼门神及其发展的历史 岁暮“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的风俗,可说是民间年画里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近代北京的门神画上,仍印有“神荼”、“郁垒”字样。“门神”二字最初见于《礼记·丧服大记》郑玄注:“君释菜,礼门神也。”可知礼门神是很早出现的风俗。不过那时的门神还没有具体的形象和名号。到了汉代门神才渐渐形象化了。如应劭说的“画虎于门”,“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还有《汉书·景十三王传》中所记:“广川惠王越,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挎长剑。”颜师古注:“成庆,古勇士也”。宋代以后门神画上的猛将秦琼,尉迟恭之像,就是由此衍变而来。 古人以为黑夜有鬼魅出来,门上若画或贴幅武将门神,就可安睡。到了晋代,有“元旦画鸡于门”的风俗。因鸡一叫天就亮了,鬼魅则不见。此说见于王嘉《拾遗记》:“尧在位七十年,有氏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双睛在目,状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肉翮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饴以琼膏,或一岁数来,或数岁不至,国人莫不扫洒门户,以望重明之集……。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为鸡于牖上,此之遗像也。”画鸡于门上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无疑地扩大了年画中的门神题材。至今象河南开封、山西临沂、苏州桃花坞等地的早期门画中,尚有这一形式的画样传世。 宋代以前,刻版印画的技艺尚未成熟,所以隋、唐及其以前的门神都是画的,推想门上画荼、垒或虎或鸡的还不多。到了宋代,城市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相当发达。雕版印刷佛像的纸马店,也在汴京(开封)出现。每逢“清明节”,土庶阗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又有]“印卖尊胜目莲经”、“时节即印施佛像”等记载。雕版印刷佛像原来是善土为祈福施送给众生的,到了宋已由纸马铺印刷而带有商品性质了。同时纸马铺的出现标志着雕版印刷版画的范围扩大,一到“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见《东京梦华录》)从此贴门神、挂钟馗以点缀年节活动,渐渐在民间展开。人们对门神的威严治鬼之说,也不象汉唐时代那样迷信,认为门神只是一个守门卫户的军士罢了,对门神也不大尊敬。如宋代苏轼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争闲气》:“东坡示参寥(宋高僧道潜的别号)曰: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木,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桃符怒,往复纷纷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急闲气耶!”从苏轼这篇杂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含意,盖指门神等都是庸庸碌碌之辈,不能自立创业,只有依附于有势人家的门户,就是这样还急什么地位高下呢! 明代以后,门神不再是“神荼、郁垒”两个“度朔山上,章桃树下简阅百鬼”的神人,开始由人来选派,最初选出的是唐代开国元勋秦叔宝,尉迟恭两位将军。据《三教搜神大全》载:“门神乃是唐朝秦叔宝,尉魅呼叫,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无宁静,太宗慎之,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曰:臣平生杀人如剖瓜,积尸如聚蚁,何惧魍魉乎?愿同胡尉迟敬德戒装立门以伺,太宗允其奏。夜果无警。太宗嘉之,谓:“二人守夜无眠。太宗命画工图二人之形象全装,手执玉斧,腰带鞭练弓箭,恕发一如平时,悬于宫掖之左右门,邪崇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明代的门神既然由人来择选,那门神的威仪也不能再被人们敬仰。从宋时起岁末除夕便有了一年一换门神的风俗习惯。如吴自牧《梦梁录》中说:“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之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此风沿袭下来到明代未断。明朝茅维,字孝若,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万历44年(公元1616年)进士,授翰林院孔目,曾上书奏议足食,足兵政策,不被当时朝廷采用。他痛恨老朽的官僚掌握政权,只图享受,不做正事,遂编了一出讽刺喜剧来揭露官场腐败的丑态,剧名叫《闹门神》。剧情是说农历除夕,旧例要换门神,新门神来到门前上任,可是旧门神不肯让位,赖着不走。钟馗、紫姑、灶君、和合等神都劝归旧门神退去,让新的门神上来。剧词有:“俺且眼偷瞧桃符好乖,那戴头盔的将军忒朵,只你几年上都剥落了颜色,甚滋味全无退悔!”但旧门神仍不听劝告,死赖着不走。最后九于监察使者下界查办此事,才将旧门神及其仆从顺风耳发配到沙门岛。从这个以门神年画为题材的小戏可以看出:一是明代年画里不仅有门神、钟馗等传统题材,还增添了紫姑、和合等吉祥人物;二是从曲词“紫花儿”序的唱词中,得知当时的门神形式是:“谁将俺画张纸装的五彩,冷面皮意气雄赳,竖剑眉阔口髤?(上髟下思),手拿着加冠进爵,刀斧彭排”的样儿。明代的门神传世稀罕,但从此曲词中得知明代门神与近代四川梁平、河南开封等地印制的年画相似。 清代满族人入主中原,不废汉族新年风俗习惯,除夕依例贴门神、灶君、钟馗等等。由于戏曲、弹词和通俗小说盛行,门神中还出现了不少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如“燃灯道人、赵公明、孙膑、庞涓;赵匡胤、杨兖等,并且还画有战斗故事。至此已失去了自古以来敬门神为”五祀“之一的意义,转向具有装饰性的门神形式发展。清代民间年画繁荣。贫寒之家,为了表示同庆新年,也都买一对门神来装点门面。他们选购的多是这类既有古代骑马将军,又在舞刀对阵带有战斗故事的年画,如伍员、赵云之类门神,有的还蕴有劝诫世人之意,例如陕西汉中门神里的庞涓、孙膑,画孙膑骑鹿携拐杖,庞涓骑马举双刀。春秋时孙膑与庞涓同拜鬼谷子(王栩)为师,后庞涓辞师下山,仕魏为相;不久墨子又荐孙膑于魏王。庞涓嫉孙膑才识高于自己,诬陷孙膑通齐,魏王信谗言,将孙膑刖去双膝,并欲杀害,孙膑不得已装疯佯狂,使庞不防。得卜商之助,逃出魏国。后乘庞涓举兵伐韩之机,孙膑攻魏,庞涓回兵,正中孙膑之计,遭乱箭射死。按此故事,孙膑与庞涓并非同心共守门户之将军。却因庞涓嫉贤妒能,陷害同窗反被乱箭射死。这类既有故事情节,又有劝诫世人以善行处世的门画,确实只有在文化悠久的中国才可出现。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在解放区和大后方曾绘刻八路军和抗日战士作为“抗战门神”。大后方还曾出现“美军门神”,画来支援抗战的美国军人。新中国成立后,又有画解放军和边防战士形象作为新的门画,有的美术出版社还绘制了古代保卫祖的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郑成功作门神。在“四人帮”横行的时代造成成千上万的冤、假、错案,因而十年动乱后还曾出版了宋代包拯,明代海瑞作门神。民间门画供古喻今的优良传统,不断在新年的民俗活动中,继承与发展着。 三 民间年画与民间风俗 我国古代绘画品类里,没有年画这一画种,宋代虽然已有“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与主顾”的文献记载。但还未以“年画”之名来总称其品类。明朝年画题材渐扩大。“十二月二十四日,渭之交年,民间祀灶。人家各换桃符、门神、春帖、钟馗、福禄、虎头、和合诸图,粘贴房壁。”宫廷大内,则“室中多挂绵羊太子画帖。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也没提到“年画”二字。清代,曹雪芹作小说《红楼梦》,其中有刘姥姥游大观园一段故事:当贾母依栏坐下,因问刘姥姥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念佛说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刘姥姥说的当然是农村贴的年画儿,可知清初北京称年画为“画儿”。到了道光29年(公元1849年),李光庭著《乡言解颐》,书中记有“新年十事”,在“年画”一事中,说: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此时绘画内,遂将民间过新年时粘贴的门神、灶君、钟馗、福禄、和合以及《孝顺图》、《庄稼忙》等含有教育儿童和描写农村劳动生产的各种画儿,统一称作“年画”了。同时,文中也明确了“年画”的定义和性质。也就是说:准备农历过年,人们打扫屋子,清洁卫生之后,在门窗或室内张贴的木版彩印画,叫做“年画”。这类年画的题材内容,主要的是描写劳动人民喜庆丰收的《庄稼忙》,或含有教化意义的,如《孝顺图》(俗称“二十四孝”)等。从现存全国各地明清年间的木版年画来看,它的题材内容确是包罗万象。除了那些以历史人物、神话故事、通俗小说等为题材内容的作品外,还有描写渔樵耕读“四业”,三教九流,屋木舟车,山水名胜、珍禽异兽、仙花瑶草、水族草虫、商埠新景、各地风尚、汽车火轮、枪炮战争、西洋风俗等,仿佛是一部民间生活百科图绘。 民间年画因风俗节日而降,它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人马平安等祈福迎接、驱灾避邪的愿望。民间年画的欣赏者大都是文化低下的劳动人民,因此要求它在表达人民大众祈福禳灾的心愿时,还要获得一些文化历史之类的知识。从而使得民间年画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重要精神食粮。它虽然岁末腊月才大量出现在乡村市集城镇街巷,平时喜庆节日,婚丧风俗中,仍可得见各种不同题材形式的“年画”。以往大凡岁时节日,和平日嫁女聚亲、生子弥月、入塾读书、考试中举、升官授职、拜师收徒、酬师谢神、养蚕获利、捕鱼丰收、出猎平安、安家迁居、谢医挂匾、祭天酬神等等民俗活动中,都有年画艺术形式点缀其盛。为了解年画艺术与民俗相互关系之密切,下面就民俗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有关年画,逐类略述如下: 一)岁时节令里的应景年画 一、春牛图 农村过去无历书(日历、月历之类),年画作坊入冬先印“春牛图”,图下画一芒神(一童子模样者手持一短鞭,俗称句芒,象征春临)依一卧牛身旁,手托一“春”字。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节气月日表,及“流郎诗”、“地亩经”等。供农民耕作时,按图上节气务农。宋刘克庄诗:“今年台历无人寄,且看树翁壁上图”句,则知《春牛图》远在宋代已流行民间。《春牛图》又名《芒神春牛图》。《清嘉录》:苏州新年“城中圆妙观尤为游人所争集。卖画张者聚市于三清殿,乡下争买芒神春牛图。” 二、戏出灯画 民间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灯节,城市街上悬灯结彩,庆贺佳节。农村则以秫秸扎一方形灯架,外糊木版印制的“灯方子”纸画。这类灯画四张为一幅,印有各种地方戏曲一出。如河北武强画店印的《打金枝》一幅,画郭暖恕打升平公主不去为公公郭子仪拜寿,公主被打,回宫哭诉,父皇唐肃宗(李亨);郭子仪得知幼子郭暖殴打公主,闯下大祸,绑子上朝请罪,肃宗认为附马与公主吵架是儿女家庭之事,不应由朝廷处理,并与皇后劝解二人和好。图上还刻有谜语各一则,如“小人无用”(药名一)谜底为“使君子”。又有“走马灯”,是用年画作坊刻印的刀马人剪制而成,走马灯做法是先用竹篾扎成方或圆形纸灯,将彩印刀马人剪出,黏一纸轮之下四周,轮中有干,能活动自转,下放一烛,烛光煽轮,轮上之刀马人物随即旋转不息,常见的有:“三战吕布”、“割须弃袍”、“捉拿花蝴蝶”等小说中的武打场景。按汉司马迁《史记》载:“执金吾掌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敕许弛禁,谓之放夜。”但当时还未成“灯节”,到了唐以后,灯节(又称元宵节)才渐渐热闹起来。宋时,元宵节的灯品最多,周密《武林旧事》中所说“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就是“走马灯”。可知宋代已有以火煽轮而自轮的走马灯了。清代一位贵族子弟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说道:“走马灯之制,亦系以火御轮,以轮运机,即今轮船,铁轨之一班。使推广而广之,精益求精,数百年来,安知不成利器耶?惜中士以机巧为戒,即有自出心裁精于制造者,莫不以儿戏视之。今日之际,人步亦步,人趋亦趋,诧为神奇,安于愚鲁,则天地生财之道岂独厚于彼而薄于我耶?是亦不自愤耳!”参见附图北京刻印年画《锯大缸》走马灯人物。 三、老鼠娶亲 《北京岁华记》云:“25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尽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北方是日有“老鼠娶亲”之说,南方谓“老鼠嫁女”,上海一带于正月十六日为老鼠婚期。民间年画产地,如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湖南隆回、福建漳州等年画作坊,都有这一题材的作品印制,而且还影响到东南亚等国家。如越南的年画中有一幅《老鼠娶亲》,就与湖南隆回楚南滩头印制的相仿佛,老鼠娶亲的故事据清俞越《茶室丛钞》:老鼠生了个女儿,它的父母非常喜爱它,要把它嫁给一个好女婿。它们认为太阳高高悬在空中,应该是世界上最高贵的了,就求太阳作它们的女婿。太阳说:我不行,只要乌云一来就把我遮住了。老鼠一想还是云好,就去请乌云作女婿。乌云说:我怕风,风一吹就找不到我了。于是老鼠又去找风,风说:我可不行,因为我遇到墙就无力了。老鼠又去找墙,墙回答说,我最怕老鼠,老鼠一打洞我就垮了……。民间传说又有发展,说:老鼠最怕猫,如果把女儿嫁给猫,那么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老鼠很高兴地找到了猫,猫一听很是高兴,说好当晚娶亲,这天正是正月二十四日,当花轿抬着新娘还没来得及下轿结拜时,老猫一口先把新娘吃掉了。其实,填仓节是捕鼠的一次集体行动。春天正是老鼠繁殖季节。南方天气暖的早,北方稍晚,故相差十天,老鼠娶亲的这天,民间晚上不许点灯并给猫儿好饭食。教儿童们夜晚不要说话,静听老鼠娶亲的鼓笛笙箫之音乐。这样全村皆黑沉沉静无一声,老鼠则可全无顾忌了,只有猫儿吃好了正有力气去消灾老鼠,以保护填好粮米的仓房。所以这“老鼠娶亲”题材的年画,各地作坊都有印制,每到正月二十五日填仓的前夜,老人们常将墙上贴的这幅画讲给孩子们听,哄孩子们早入睡,以诱鼠出洞,放猫擒拿。 四、天师符 《清嘉录》:“五月朔日,人家以道院所贻天师符贴厅事以镇恶,而小户又多粘五色桃印彩符,每描画姜太公财神及聚宝盆、摇钱树之类。”因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芦席,及忌盖屋”。(梁·宗懔《荆梦岁时记》)。所以广东佛山、陕西凤翔、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上海旧较场等年画作坊,都刻印多种形式的“天师符”以备五月供人们采购。苏州桃花坞就有《灵符镇宅》、《天师真人》、《太公在此》、《杏黄旗》等大小尺幅不一的七种。据《三教搜神大全》载:“天师者,汉张道陵也,子房八世孙,光武帝建武间生于吴天目山,学长生法术,隐于北邙山,章帝、和帝累召不起。久之,遍游名山,东抵兴安云锦溪,升高而望日,是有异境,缘衍流而之云锦洞,有岩焉,炼丹其中三年,青龙白虎绕于上,丹成铒之,时年六十,容貌益少,又得秘书通神变化,驱除妖鬼,后于蜀之云台峰升天,所遗经绿符章并印剑,以授子孙。”年画中的张天师,都是身披八卦袍,以表示炼丹,手举利剑,显示除杀鬼魅之威风,有的坐骑黄虎,藉以驱邪恶。每幅图上或盖一“灵符镇宅”之方印,或印一“敕令”神符,故名“天师符”。是大江南北端午节日常见的一种木刻彩印应时画。 五、镇宅钟馗 钟馗是民间木版年画中较早出现的一个题材。北宋时已有印卖钟馗的文献记载,不过那时是在除夕悬挂。叶梦得《石林燕语》:“宰执每岁有内待省例,赐新火冰之类。元丰元年(公元1089年)除日,神宗(赵顼)梦中忽得吴道子画钟馗像,因使镂板赐二府,明年除日复赐。”反映出宋代钟馗是和门神一样,都是新年出现在墙壁或门上。直到明朝时岁暮还是“门旁置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见刘若愚《酌中志》)。明代以后,除夕悬挂钟馗的风俗渐渐移到五月端午,悬于堂中“挂钟馗图画一月,以祛邪魅”(见《清嘉录》)。钟馗驱邪祛魅之说,初见于宋代沈括《补笔谈》:“禁中有吴道子画钟馗,其卷首有唐人题记曰:明皇开元讲武骊山,幸翠华还宫,上不怿,因店作,将逾月,巫医惮伎,不能致良,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犊鼻,履一足球队,跣一足,悬一履,摇一大筠纸扇,窍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兰裳,袒一臂,革双足,乃提其小者,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上问大者,尔何人也?奏云: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进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梦觉,店若顿瘳,而体益壮,乃召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曰:试为朕如梦图之。”后来绘画中的钟馗,即从此说而来。民间年画中之钟馗,多无捉鬼情节,只画钟馗头戴进士巾,身穿圆领官衣,革双足,仗剑,,手指一蝠,或题“引福入堂”,或题“恨福来迟”以及“福在眼前”、“福自天来”等字句,盖借“蝙”与“福”字之音相谐近,巧成一句吉利之语。此外,苏州桃花坞和上海旧较场清代刻印的钟馗中,有钟馗右手举剑,左手抓一腰遮虎皮裙之鬼,旁刻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上有“消除五毒”、“驱邪降福”方印和一“八卦图”者,可见清以前除夕悬挂钟馗的风俗,已演化变成了5月5日时提醒人们注意夏天已到,蛇蝎毒虫活动,要防范儿童勿被虫咬的招贴画了。 六、月宫符像 8月15日正当三秋恰半,俗称中秋。宋以前,每逢中秋人们只是饮酒赏月。此夜正是金风送爽,玉露生凉,月色倍明,丹桂飘香的好时光,大户人家莫不登高楼,临水榭,开敞轩,迎月赏景,排宴高歌。“虽陋巷盆寒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实。”(《梦梁录》)但此时还没有祭月宫,分月饼之风俗。明朝刘侗等著《帝京景物略》,其中有祭月之说:“8月15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跌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月光纸”,至今尚有收藏。但系清代后印,形式确如刘侗所记。月光纸上刻印一菩萨跌坐一莲座上,下有龙女、善才童子双手合十立于漂浮海面之莲瓣上,空上韦驮抱杵立于云端,绘刻精丽,宛如宋人“水月观音”之图。下有一圆光,象征满月,内刻一兔捣药于桂树下,后有绣窗画栋,玉石栏杆之宫殿,圆光外上刻一佛二菩萨坐像,旁列四天王站立两侧,下有海水龙王朝月宫。构图匀满,刻工细密,是属北京木刻年画作坊上乘之品,其它各地,如河南开封、福建泉州、云南保山、以及山西大同等地作坊刻印的“月宫符像”尺幅都高不盈尺,只绘玉兔捣药于月宫而已,开封朱仙镇年画作坊印制的《月光菩萨》之像别具一格,附绘有桂殿玉兔外,还画一后妃宫妆之像,宛如一幅仕女图画。 七、斗香 苏州桃花坞年画中,有“斋月宫”的全份彩印画,苏州一带民俗,中秋拜月不设月宫符像,拜月时院中案上设一“斗香”。斗香是以线香作斗形,外粘以彩画,斗内纳香屑于其中。香斗内放一彩印之宫殿,形如三间四柱之牌楼,和印有三国演义故事(如“灞桥桃袍”、“三战吕布”等)的三角形彩旗,“僧俗咸买下,焚于月下,谓之烧斗香”。此外,苏州等地木版年画中,尚有一种彩印“月饼纸”。纸上印有月饼形式,和“官礼茶食”等字样,是属包装艺术之类。按三南宋时已有了月饼之名,但只作为“蒸作从食”(见《武林旧事》),还非应节之食品,明代8月“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酌中志》)。这才作为中秋的节物出现于市。元朝统治者将国民分作四等,一是蒙古人;二是色目人即西北各民族;三是辽、金统治下的旧族北方人民称“汉人”;四是南方人民叫“南人”。统治者对“南人”剥削压迫最残酷。元末,江南人民在八月秋收之后,以祭月为名互赠月饼,饼内放有“八月中秋杀鞑子”纸条,号召起义,推翻暴政。后来为了庆祝胜利,每年中秋节日便互送月饼为“官礼”。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50年代江苏徐州作坊刻印的一幅“中秋月饼”包装彩纸,上有工农和五谷蔬菜图像外,还印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犹存古代民间传说合力御侮之遗意。 八、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是属民间年画中历画之一种,它也是早期出现的年画形式之一。现存较早的一幅是明代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陕西刻印的《九九消寒之图》。此图中画一蒜头形宝瓶,上插一枝折梅花,花瓣共81。梅瓶四周,画自一九到九九由冷转暖的不同气候和人们耕种聚饮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百科的各种风俗活动。如“二九”一图,画寒林萧索,白雪满山,华楼上有人对饮赏景,楼下游子徘徊于途,上题:“凛凛寒风刮地来,冰花妆就玉楼台;银瓶注酒歌金镂,谁叹征人尚未回。”又“八九”,画农人鞭牛犁田,上题:“积润统消景物鲜,桃花未吐柳含烟,农人自此知春及,南佃耕开百亩田。”画出寒冬与初春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明尤侗《帝京景物略》:“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可知明代“九九消寒图”之形式,多画梅花。清代年画中“消寒图”的形式花样较多,传世者尚有不少,有画三出小戏,每出戏名三个字,每字笔划为九,共81笔。如“洪洋洞”、“破洪洲”、“南阳关”(破阳字勉强为九笔)。还有中画人物,两边刻有“九九消寒歌”者。天津杨柳青李盛兴画店印的《岁朝吉庆九九图》第一九都唱出一个故事。如:“七九寒窑去读书,蒙正无时赶过斋,大比之年去会试,平地登天中状元。”戴廉增画店印的《三字经九九图》,每九皆含《三字经》数句。如:“三九的佳人泪如梭,奴看你不成器,终须玉环琢。一年四季南北混,自勤苦不能尚勤学。养不教,父之过,孔门高第作大学,元圣周公作周礼,大成至圣师项?。”共有《三字经》中十句之多。这对农村来说,颇有普及教育之意义。民间年画中的《九九消寒图》中尚有一种娃娃题材的。图中画一儿童拿香谱,谱上印有九个双钩楷字、每字九笔。如“香保送茶来厅前待客”、“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也有作“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等美句者。有一幅山东潍县刻印的《九九消寒图》,上印一年之节气与月建等字,下刻八卦之文排成九组,每组九条。每组下系一诗,诗中有寓意贫富不均之怨。如:“四九地铺遍地平,朔风洌洌起新晴;朱提公子休嫌冷,中有樵夫赤足行。”古代冬至节日犹如新年一样受到重视。宋代冬至日,“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作节。”(见《武林旧事》)。所以北方木版年画中“九九消寒图”出现较早,形式尤多。 九、灶君马 民俗腊月23日家家户户皆祭灶,祭毕将图像焚化,谓之“上天”。除夕再由市上买一新灶君像,以待来年焚化。《礼祀·祭法》:“(王)立七祀,曰司命、曰中留、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郑玄注:“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遣告者尔。灶主饮食翌日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祝曰:好多说,不好少说。清代更用糖瓜、糖饼祭礼,以止灶君上天胡说。可见这一风俗之衍变,已有千年之久,灶君马印刻作坊遍及全国,远至云南的纳西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有大小不同彩印或墨线灶君纸马之图像。从收集到的全国各地灶君马来看,尺寸大者约二尺,小的不过五寸。图像的形式,有坐、有立(白族灶君是立像)、有灶君一神独坐,有灶君与夫人并坐,还有香案前灶君坐于中间,左右二夫人分坐,此类灶君只有山东潍县和聊城一带流行,俗称“三头灶”。灶君以北京供奉的形式最多,由旗人贵族、到柴门贫民,由官府或工
张志国 2021-04-12 11:47 您好,您的意思是压感笔不能控制光标了是吗?请问您的电脑是什么系统的呢?如果是windows系统,请先到电脑控制面板找到bamboo首选项或者wacom首选项,看下首选项是否可以正常打开设置。如果能打开的话,按住键盘上的ctrl同时点击关于,进入到诊断界面。在诊断界面下测试一下笔压等数值是否有变化。如果是mac系统的话,在系统偏好设置里找到wacom首选项或者bamboo首选项,看下是否可以正常打开设置。如果可以,按住键盘上的左边option(alt)键,同时点击关于,进入到诊断界面,在诊断界面下使用压感笔来测试。如果wacom首选项或者bamboo首选项不能打开的话,建议您先重新安装下数位板驱动。安装方法:windws系统请到电脑控制面板的卸载界面将驱动卸载,mac系统进入到应用程序里找到wacom程序或者bamboo程序将其卸载。卸载后拔掉数位板重启电脑,电脑重启后,先连接数位板,看下在没有驱动的情况下,数位板的电源灯要常亮,笔能移动控制光标。然后安装驱动。( 驱动建议到官网下载安装)如果没有安装驱动的情况下,笔优艾设计网_PS论坛也无法移动的话,请您尝试换其他电脑u口或者其他电脑测试一下。如果依然无法移动,有可能就是笔的问题了。需要将产品返回检测。
李铁鑫 2021-04-12 12:06 老鼠: 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优艾设计网_PS百科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四川绵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画,表现一伙老鼠掮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骑在癞蛤蟆背上的是“新郎”,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双目注视着一只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正当这伙丑类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头大黄猫。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猫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则咬在猫的嘴上。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这幅年画反映了人民鲜明的爱憎。 蜘蛛:喜从天降 守岁灯:长明不熄。
孙文 2021-04-12 12:06 优艾设计网_设计客 寓意晚上注意点
傅友 2021-04-12 12:08 优艾设计网_PS论坛 呵呵~学齐白石啊~~~临摹就好了~~至于笔画的问题可以借鉴于少平的理念。网上有说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