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开发的固定翼无人机,24日在新疆巴里坤草原首次完成人工增雨作业。这表明无人机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我国人工增雨、人工防雹等防灾减灾工作。
位于新疆哈密地区的巴里坤草原是新疆第二大草原,由天山积雪融化而成。24日,密集的云层复盖在广阔的草原上,固定翼无人机直接冲向天空,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近两小时后,完成云中播放作业的无人机在指定场所自动打开降落伞成功着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晋绿生表示,此次无人机通过雷达控制在山区上空云层作业,通过撒碘化银将空中云水转化为降雨。与过去的空中射击、有人飞机等手段相比,无人机的增雨具有飞行高度高、作业时间长、应对复杂天气能力强的优点。
无人机的持续时间在10小时以上,可见度相对较低的云也可以作业,同时具有盲降能力,提高增水效率的同时成本也下降了。晋绿生表示,人工降雨的无人机设置了特殊设备,空管部门可以实时监视和指挥,消除了黑飞给航空安全带来的危险。
利用云系演变条件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是我国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的有效手段。财政部近日宣布,近五年来,国内累计安排人工影响天气补贴资金约88亿元,增加目标区域降水2335亿立方米。
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我国最早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省区之一,目前人工影响天气规模居全国首位,人工增水作业点1000多个,克拉玛依、和田、哈密、库尔勒4个飞机增雨雪作业基地,共保护农作物面积4000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交流万亩,人工增雨(雪)范围超过34万平方公里,年人工增水量约10亿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