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楠 2021-07-02 13:30
在西安地区,唐代的壁画墓除上述的帝王陵及陪葬墓外,在西安市郊和毗邻的京畿地区,还发现了大量的唐代壁画墓。重要者有武周天授元年金乡县主与其夫于隐的合葬墓,天宝四年苏思勗墓,兴元元年唐安公主墓,显庆三年执失奉节墓,景龙二年韦浩墓,景龙四年韦泂墓,中唐的韦氏墓,贞观四年淮安王李寿墓,景云元年节愍太子李重俊墓等。
李寿墓墓址在陕西三原县,是唐墓中年代最早的一座。墓道东西两壁,上层绘飞天、狩猎图,下层绘骑马出行图,由42匹马和81人组成,队伍严整,气势显赫。过洞及天井东西壁下层绘步行仪仗队12幅。
第四天井东西壁下层各绘大型戟架两副,旁边有仪仗队3列。第一、二、三、四过洞及甬道南壁均绘有重楼建筑。第三天井上部脱落下的壁画残片,有牛车、牛耕、播种、饲养家禽、推磨、担水、膳事等画面。
甬道口的东西壁上部各绘一飞天,下部两人,一佩剑,一持弓。甬道中部东西壁绘人物众多的内侍图、侍女图。甬道后段,东壁绘一寺院,西壁绘一道观,均有人物活动于其中。墓室西壁上部绘马厩及草料库。北壁东部绘一庭院,内有贵妇和侍女在游园及乐舞一组。南壁下部墓门两侧下部绘侍女图。壁画基本上是用铁线描,旗帜着色用平涂法,人物面部、服饰用晕染法。
唐代李爽墓壁画残存壁画25幅,较完整的有16幅。墓道进口处东壁,残留6个着乌皮靴的人的下半身。甬道口外东西墙壁上用朱红色绘宫殿。由甬道口向内,东壁画面依次为:执笏躬身男文吏、执笏直立女子、执拂尘女子、吹箫男乐人、执拂尘女子、执团扇女子。
北壁画面由东向西依次为:吹笛女乐人、吹排箫女乐人、双手捧盘女子、双手捧壶女子。西壁画面由北向南依次为残存头部、捧盘女子、捧黑色杯子女子、男子残像。南壁画面已脱落净尽。
甬道西壁画面由北向南依次为:女子、执笏躬身文吏,面部颧骨染一块红色。墓顶绘有日月、星辰、银河等。墓室壁画用彩绘,墓道壁画都用墨画。
乾陵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夫妻合葬陵。在陵园东南方向有17座陪葬墓,如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永泰公主李仙蕙等五座墓,其墓室里的壁画更为清丽,达1200多平方米,内容丰富,反映了皇宫内的现实生活气氛较浓,与宋以后脱离现实的文人画迥然不同。
在陪葬墓,壁画几乎布满了墓道和前后墓室的四壁及顶部,进入墓道仿佛到了一个地下画廊。
永泰公主墓入口处以飞腾于流云中的青龙和白虎为首,后面紧随一组威武雄壮的仪卫队伍。左青龙、右白虎在这里不仅是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表示方位。在我国古代有“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它是用来象征天空的。
古人把星空分别划成了固定的区域。《史记•天宫书》里把星际天宇归纳成四大区域,即东宫、西宫、南宫、北宫,四宫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为代表。这样,天空宇宙便通过“四神”的形象呈现在古人的脑海中了。仪仗出行图是这一时期唐墓壁画的重要题材。永泰公主墓东西两壁中就绘有30人的步行仪仗队。以东壁为例分为5组,每组6人,这种仪卫形式可能是模仿皇后仪仗中之诸卫,而超越了公主一级的仪仗制度。
前墓室东西两壁优艾设计网_PS百科的宫女图,久享盛名,为人称道。整个画面绘有30个面色红润、身着宫装的唐代妇女。其中以东壁南侧的一幅宫女图最为精彩。左起第一人双手托着披巾,挺胸趋步前行,姿态雍容华贵,似为领导,嗣后宫女面相和神态各异,服饰与发式不同,分别捧盘执杯,抱物持扇或拿拂尘,或端蜡烛,由九人组成向同一方向徐徐行进的队列。
这是一些站立人物的排列,作者巧妙地利用空间的效果,给人物以正、背、转、侧的前后穿插,使她们左顾右盼,相互呼应。
整个画面显得丰富而有变化,又从不同角度画出人物默颔、凝视等神态,表现了宫廷婢仆所特有端庄、拘谨、豪华而空虚的外貌与心理特点。
这幅宫女图虽然没有故事情节,只是一群生活在宫廷里面侍奉主人被人呼唤的宫女奴婢,但画家还是通过高度美化的艺术构图,使这些美女荟萃一起,流光溢彩而妖艳动人。
这些宫女莲步轻移,婀娜多姿,为整个墓室增添了美的氛围。其端杯侍女头梳螺髻,面颊丰润,娥眉朱唇。袒胸、纱巾披绕双肩,长裙曳地,“S”形宛转着窈窕的身姿,双手托高足杯,显出柔美的体形曲线,风韵殊艳,神采奕奕。
整个前后墓室,上圆像天,绘有日、月、星、辰,东边绘有一轮冉冉升腾的红日,下边衬托着连绵不断的群山和波涛汹涌的海水,红日内挺立着一只三足鸟;西面一轮清辉冷艳的明月高挂太空,月内隐约可见“桂树檐宫”“玉兔捣杵”“嫦娥起舞”“吴刚酿酒”,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在淡青色的顶部,还绘有许多小白点,是宇宙内星辰的代表。下方法地,绘有唐代建筑,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天圆地方”之说。
妇女形象,是唐墓壁画中的主要表现对象,处理不好,就会千篇一律。这幅宫女壁画并没有什么故事情节,然而,平淡的生活情节,一经画家巧妙构思,竟妙趣横生。
这幅壁画,无论是构图设计,还是形象塑造、勾线敷彩,均能代表唐代人物画的高度水平。画中这群风华正茂的女子,以其特有的风采,闪现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在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青龙、白虎北边绘有两幅阙楼仪仗图壁画,其阙楼宏伟高大,为三出阙即一母阙、二子阙,天子用三出阙。三出阙是阙这种建筑物中等级最高的一种,表现出古代的等级,也是阙这种建筑发展到唐代的实物资料。
紧接着是仪仗队,此画以浓艳的色彩和工整的线描,表现出太子大朝时的仪仗场面。画上的将士身着盔甲,穿战袍,旌旗猎猎,鼓角阵阵,做行进状,可以看出分步队、骑队、车队3个部分,气势雄浑,场面博大,洋溢着激昂的旋律。
阙楼仪仗图背面的城墙构筑精细,可看清女墙、马面等,并陪衬以远山为背景,山上种植松柏,笔法细腻,在唐墓壁画中实属罕见。
在第一过洞东西壁上,各绘有四只神骏英武的豹子及牵豹武士,他们身穿黄袍,脚蹬长靴,左手牵豹,其中两人的腰际带有铁抓,当为驯豹工具,豹子朝前警望跨步疾走,长尾斜垂,给人一种凶猛桀骜之感,但驯豹人则显得悠闲自信。表明豹子已经训练有素,驯豹人胸有成竹。在人与人之间还绘有树木、山、石等,这就是蜚声世界的《八豹图》。
在第一、二天井的东西壁上,绘有大型列戟图4架,每架12杆,戟头下有虎头小幡,幡下面有红、绿、黄各色彩带。戟架前立两排仪仗队,每队12人。
唐代的列戟制度,表示爵位高低,48杆戟的仪仗,在陕西境内还是首次发现,属帝王使用的仪卫。
狩猎活动在唐代贵族集团中非常盛行,他们在酒醉饭饱之余,常游猎逐兽山林,消遣射禽苑中。有时狩猎活动规模很大。
绘于章怀太子墓墓道东边表现狩猎出行的《狩猎出行图》,画面上以古树青山为背景,由40多匹人马和2只骆驼组成。前面有4匹奔马为先导,在一手持旌旗的骑者后面,数十骑人马前呼后拥,中间一骑高头白马的人物,神情严肃自若,可能是出行中的主人。这些强健的猎手佩弓带箭,架鹰携犬,气氛热烈,场面雄阔,生动地反映出墓主人出行的煊赫。
章怀太子墓的《打马球图》,气势壮阔,共有20多骑人马,骑马者均带幞头,腰间束带,黑靴。有的手执偃月形鞠杖。最前面一个,勒缰跃马,迅疾反转,举仗欲击飞球。其他几人驱马腾空,向前拼争。其后数十人各乘强壮的骏马,纵横驰骋,穿行在古树青山之间。画面以特有的语汇勾画出疾驰的马蹄,杖球的声响,激烈的气氛,逼真地再现了1000多年前马球运动的盛况。
绘于同一墓道的《观鸟扑蝉图》壁画,则反映了宫廷生活中的一个游园场景。一雍容华贵的妇人,一手挽巾,一手执金钗,抬头仰视飞鸟;一妙龄少女头梳双髻着男装,双袖飞扬,神情专注地欲扑打树上的鸣蝉;另一侍女双手托巾交叉胸前,表情沉静若有所思。
作者通过观鸟扑蝉的生动情节,描绘了3个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鸟的飞动,蝉的嘶鸣,举钗观鸟,甩袖扑蝉,静中取动,为画面增添了静动两相映衬的韵律感。
通过画匠的神来之笔,无论是3位宫女观鸟、扑蝉,还是伫立不动,仅凭不同的眼神与注视方向,就淋漓尽致地提示出她们正当青春年华,却幽居深宫的悲凉内心世界。
唐代长安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当时外国使节、宾客纷至沓来,中外文化、经济交往十分频繁。《礼宾图》形象地记录了这一史实。
画面共有6人,左边3人为唐鸿胪寺官员,他们头戴笼冠,身着红色袍服,手执笏板,气度不凡,举止威仪,正侃侃商谈,接待友好宾客。第五人头戴羽冠,身穿红领袖白袍,腰束宽带,黄靴。
据《旧唐书》有关日本、高丽的记载推断,似为日本或高丽使节。其他两人可能是东罗马使节和我国东北少数民族来宾。他们彬彬有礼,拱手静立,等待主人迎接。此画人物形象各具特点,勾勒精细,笔触酣畅,是一幅高水平历史人物图卷。
乾陵陪葬墓中的壁画,是我国民族传统绘画的基本形式之一。这些墓壁画的出现,闪耀着唐代工匠们的智慧才华,不仅是人们了解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的窗口,而且能使今人直接观赏唐代绘画之妙,感受唐代绘画之美。
_WeCh****667517 2021-07-02 13:38 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百科 古代墓室壁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古人相信灵魂和再生,西汉时期,中国厚葬成风,权贵们奉行视死如视生,欲把生前所有种入阴间世界。他们营建浩大墓室,并多绘上壁画。这些墓室壁画所表现的内容十分广泛,尽其所能地把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绘画出来,这些画面是古代生活的生动体现,对后世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_WeCh****268549 2021-07-02 13:38
中国唐代的墓室壁画,都出土于皇室宗族的墓葬中,如初唐的李寿墓,盛唐的章怀太子李贤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永泰公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论坛主李仙蕙墓等。李仙蕙墓壁画中的宫女人物造型丰满、生动,线条圆润挺拔,设色明净,画面装饰效果好。李贤墓壁画中的出行图、客侠图、仪仗图、马球图等,表现了宫廷贵族的奢侈豪华、享乐的场面。李寿墓壁画中的农耕、放牧、杂役等,则表现了初唐的农牧手工业生产情况。
民舍 2021-07-02 13:43
宗教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宗教信仰提升了很多艺术家的自身修养,也提升了他们对社会自然的认识,也就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历代的统治阶级也正是看到了宗教对自己统治的正面影响,而积极提倡宗教信仰,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宗教信仰者的队伍中去,不但使宗教的艺术有了生长的土壤,更使大量的优秀作品得以完好的保留了下来!
以佛教为例:唐代,佛教绘画更是盛极一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举“两京外寺观画壁”有上都寺观画壁一百四十余处,东都寺观画壁二十处,多出于名家之手。其中吴道子画就有三十二处;杜甫诗称“画手看前辈,吴生独擅场”。吴画既精且多,享名不是偶然的。吴道子的画迹,多在寺观中,可惜这些宝贵的名作,当会昌五年时,多被破坏。据张彦远所记:“会昌五年,武宗毁天下寺塔,两京各留三两所,故名画在寺壁者,堆存一二。当时有好事,或揭取陷于屋壁,已前所记者,存之盖寡。先是宰相李德裕镇浙西,创立甘露寺,唯甘露不毁,取管内诸寺画壁,置于寺内。大约有顾恺之画维摩诘,在大殿外西壁;戴安道文殊,在大殿外西壁;陆探微菩萨,在殿后面;谢灵运菩萨六壁,在天王堂外壁;张僧繇神,在禅院三圣堂外壁;张僧繇菩萨十壁,在大殿两头;张僧繇菩萨并神,在文殊堂外壁;展子虔菩萨两壁,在大殿外;韩干行道僧四壁,在文殊堂内;陆曜行道僧四壁,在文殊堂内前面;唐凑十善十恶,在三门外两头;吴道子僧二躯,在释迦道场外壁;吴道子鬼神,在僧迦和尚南外壁;王施子须弥山海水,在僧伽和尚多壁。”据此文献,则当时名家的作品,幸而保存者,仅此寥寥;经过历世的劫难,即此也付之烟消云散了。
南朝的寺观壁画,虽多毁去,但是北朝的洞窟壁画,却多有保存。在敦煌的千佛洞,所保存的即以唐代的壁画为最多,足补这个遗憾。敦煌千佛洞有唐代壁画与彩塑的洞窟,共207个,可分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其重要的洞窟,如初唐的第220窟,造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盛唐的第335窟,造于垂拱二年(686年),第130窟和第172窟,造于开元天宝年间(公元八世纪前叶);中唐的第112窟、晚唐的第156窟(此为为张议潮建,窟外北壁上有咸通六年——公元856年所写的《莫高窟记》)等,都存有辉煌灿烂的作品,可为唐代佛教绘画的代表。这些洞窟壁画,虽则出于无名画家之手,但是研究它的画风,应该与吴道子、阎立本诸大家的作品是相一致的。例如敦煌壁画的维摩诘经变,在座前的听众,有诸王贵官,就与现存的阎立本的帝王图相似,由此可以推知这些图像应有共同的画法,为当时的规范。
这些壁画的内容,为了宣扬怫教,表现的题材是佛经经变故事、净土变相以及佛菩萨像等。唐代佛画内容,较之过去更丰富,色彩也比较绚烂,表现的境界也更扩大。唐代最流行的是佛教净土宗,因此净土变相在壁画中表现得最多,约占二百二十八壁。其他经变如观经变相、药师净土变相、报恩经变相等,也往往采用净土变相作为其主要的部分。
在净土变相中,把极乐世界装饰得非常庄严,其中有七宝楼台、香花伎乐、莲池树鸟,表现出无尽的美景。用富丽的物质现象,去描绘观想法门境界。其中表现了乐观美满的生活,并且所绘画的佛、菩萨、诸天、力士等,都是美丽与健康的化身。对于美和健康的赞赏,这和唐代的社会生活、人民的爱好是完全一致的。唐代的佛画中,并且点缀着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交流许多人间社会生活小景,乐观、明朗、富有情趣,这些佛画可以说与世俗的情感愿望相结合。因此它深入到一般社会中,滋生在群众的心灵中,佛教艺术,得到了民间的拥护,为此后开拓了广大的园地,在中国绘画中,也扩大了它的影响。
社会既有这样的要求,艺术家也都热心于佛画的创作。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自吴曹不兴,晋顾恺之、戴逵,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北齐曹仲达,隋郑法士、杨契丹,唐阎立本、阎立德、吴道子、周妨、卢楞迦之流及近代侯翼、朱繇、张图、武宗元、王瓘、高益、高文进、王霭、孙梦卿、王道真、李用及李象坤、蜀高道兴、孙位、孙知微、范琼、勾龙爽、石恪、金水石城、张元蒲、师训、江南曹仲元、陶守正、王齐翰、顾德谦之伦,无不以佛道为功,岂非释梵庄严,真仙显化,有以见雄才之浩博,尽学志之精深者乎!”从这一段众多名画家从事佛画创作的记载,可知佛道宗教画,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并且自隋唐以来,佛画更多的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技法,逐渐与印度传来的风格相违,表现了中国艺术家的智慧和独特的作风。
到这时中国佛画不仅在形像上创造了多方面的优秀而完整的典范,在内容上也通过一些故事性的情节,表达了生活中的欢乐与希望,表达了极大的忍耐、镇静、牺牲的种种精神生活。例如在《维摩诘经变》中,以热烈的辩论,去追求真理:在《降魔变》中,以坚定的力量,去镇服邪念;在《劳度义斗变》中,以种种方法,克服了敌人等等。艺术家以丰富的想像力,把很难表达的情感,鲜明而深刻的表达出来,这在佛画艺术中,绘成了不少宝贵的名作。
唐代的佛教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可以说达到一个高潮;唐以后的佛画虽然仍继续演变,但气魄的宏大与构图的复杂,已不及唐时。在敦煌壁画中,宋代的洞窟壁画,已显得黯然失色,不似唐画的重彩显明。而且故事性的内容也较少,佛像多是依据一律的粉本,殊少变化。其在民间艺术中,仍然保持着佛画的传统,惟其生动活泼的技法,较之唐代似已衰落。画院画家与文人画家,趋向于山水花鸟的发展,重心已不在佛画方面。至水墨画派兴起,佛像、菩萨像、罗汉像虽仍有画家去创作,但已在笔墨韵味上要求有特出的表现,与唐代及其以前的佛画也面目不同。此与北宋以来的禅宗盛行,不无关系。宋以后元明清清时代,中国与尼泊尔佛教艺术发生了关系。佛像的画法,由西藏传来,又有变化,遂开近代佛画的一个新的阶段。
佛教对于中国绘画,有很大的影响,以唐代为最深。鲁迅先生对于唐代的佛画,有两句卓见,他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中说:“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他对于佛画的色彩与线条,有很深的理解。而佛教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也就在这里。这是我们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学者,应该对这一部分宝贵的遗产加以好好研究的。
张学武 2021-07-02 13:46 优艾设计网_PS百科
唐代墓室壁画题材大致可以分为(1)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2)狩猎:猎骑、架鹰、架鹞、驯豹等;(3)仪仗:车骑、伞、骆驼、戟架等;(4)宫廷及家居生活:男侍、女侍、乐舞、马毯、宴饮、农耕、农牧、六鹤屏风等;(5)礼宾:鸿胪寺官员,外国及国内少数民族宾客;(6)建筑:阙、城、楼阁、寺院、道观及斗拱、柱、枋、平棊图案等;(7)星象:金乌、蟾蜍、银河、星斗等。唐墓壁画多见于墓室、甬道或前室的墓壁上,以图画人物形象为主,线条简练、造型准确、色彩明快、气韵生动。
qkoufu6578 2021-07-02 13:47
唐代的墓室壁画优艾设计网_在线设计,都出土于皇室宗族的墓葬中,如初唐的李寿墓,盛唐的章怀太子李贤墓、懿德太子李重润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墓等。李仙蕙墓壁画中的宫女人物造型丰满、生动,线条圆润挺拔,设色明净,画面装饰效果好。李贤墓壁画中的出行图、客侠图、仪仗图、马球图等,表现了宫廷贵族的奢侈豪华、享乐的场面。李寿墓壁画中的农耕、放牧、杂役等,则表现了初唐的农牧手工业生产情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