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叫“召回”还是“免费升级”,投资者似乎并不在意。
“召回”事件在李ONE发酵24小时后,我们看到了资本市场第一轮“投票”的结果:
截至北京时间4日美股收盘,LI(李)已连续两日上涨,累计涨幅达13.44%。要知道,在过去的5个交易日里,这只股票从17.92美元的低点涨到了今天的24.05美元,涨幅接近34%。
然而,创始人李湘似乎并不在乎股价。他本人在11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我已经财务自由很长时间了。股价和我没什么关系.股价由公司和市场的基本面决定。基本面是由销售和收入决定的。我们只能把这两个核心做好……”
11月2日,LI和另外两家新车公司几乎同时公布了10月份交付的成绩单:
李ONE交付了创纪录的3692台;蔚来交付5055台,拿下高端纯电动SUV销量桂冠,预估均价40w,相当于20亿元收入;小鹏连续两个月超过3000台,成绩也不错.
这是一个相当好的结果。从交付量来看,至少在同级竞品中达到中间位置是比较理想的,产能恢复后连续四个月实现正增长,这也是很多人期待看到的数据。
11月2日下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再次强调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榜首位置,要求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量的20%。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利好的,以至于尽管美国大选给这三只纳斯达克上市股票带来了不确定性,但投资者还是为其预期收益买入了订单。
然而,作为增程新能源的代表,LI却陷入了舆论危机。
今年9月,东莞一位ONE车主在以50 mph的车速行驶时,不小心将左前轮轮毂撞向路基花坛,导致汽车断轴趴倒。据统计,因撞击导致断轴的案例多达10起,远高于同级别SUV。
理想销售服务副总裁刘杰说:优艾设计网_平面设计
“所谓断轴,就是车辆前悬架下臂球销脱出:10次脱出,6次上报,4次未上报。”
在11月1日的理想OTA 2.0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承认了问题球销售的设计错误。
但自2020年初发生第一起退场事故以来,理想内饰整个召回决策过程跌宕起伏,并不顺利,耗时近半年。
具体来看,截至10月31日,碰撞97起,逃逸10起,逃逸率高于10%。
图,李ONE机箱
第一次爆发后,理想的R&D团队意识到了问题,开始重新设计。直到2020年6月2日,生产计划进行了理想的调整,但老车主并没有第一时间升级。刘杰对此的解释是:
“因为6月2日之前10469台中只有2台出来了,样品太小了。”
内部发现,6月至10月,这些“新”车使用新(圆)球销后,辍学率不降反升,从原来的2例上升到10例。因此,理想的高层官员坦率地误判了用户。
图例:6月2日调整生产,新设计增加脱落率
“6月2日至10月底生产的ONE将优先考虑.我们承认6月2日发生了误判.我们计划把35kN的弹射力优化到50kN,把10%的弹射率降低到3%,已经是同级别中上水平了。”
刘杰表示,球销和底盘后护板的硬件更换将在2021年Q1奥运会结束前完成。
面对记者提问:免费升级不就是召回吗?
李湘同学出来辩解:
“不是召回——影响正常驾驶。悬架球头在碰撞后出来,所以不叫召回。”
这话一说,身高1.85米的李湘,瞬间就像鲁迅笔下的孔子。媒体沉默了10秒钟,想知道记者会后如何为这家同行创办的汽车制造商写一篇24小时稿件。
在现场,没有人再想打扰李,然后提问的记者把手指一转,问了一些不相干的话题。毕竟李湘或多或少是大家的偶像,——的高中辍学生,财务自由,还被赞是未来市值千亿公司的董事。
如前所述,此次召回的根源是前侧碰撞事故后的“断轴”。很多车型在同位置碰撞后依然可以开到维修站,但Li ONE可能直接趴着,只能求助于拖车。
微博上的官方回应甚至可以称之为“不努力”,甚至读到了“车还行,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味道,这让很多潜在买家感到愧疚。现有买家一边从媒体上表达自己的夸张,一边希望尽快更换。用户普遍对李湘信任度较高,关于“召回”的讨论无伤大雅。
尽管如此,一位理想的车主告诉TechWeb,听到“召回”的消息会有点“痛苦”。
“我不说没事。以前觉得媒体有些夸张,车本身也没发出什么异常噪音。直到李要他承认有缺陷,我才觉得有问题。我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经常开长途,路上能遇到的直营店很少,总觉得有一坨,硬邦邦的.这应该不是硬件升级,这是召回。现在只希望提前通过。
知我去更换。”至于更换什么,大家也不知道,理想官方尚未做出技术细节上的解释。
笔者咨询了身边的一位底盘设计从业者,面对理想官方的用词同样一头雾水,甚至怀疑所谓更换,也很可能是对球头约束力的调节,整体更换球头,需要拆解整条下摆臂,若对1万多台进行优化,显然工程量巨大,而且无望在11月30日前完成。
最后,无论争议如何,正如在理想社区中一位车主说到,“比不召回,硬撑着好多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