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客户端消息,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新的一年里,新总理将与副总理一起出席记者招待会并会见记者。国务院副总理丁、在主席台就座。
据郑志军介绍,总理记者会共回答了10个问题,其中4个问题来自国内媒体,6个问题来自海外媒体,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
议题包括新一届政府工作、经济增长、港澳发展、台湾省问题、民营经济、民生问题、疫情防控、干部作风建设等。
李强说,政府的工作就是要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来规划和推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期待和政绩。
我多次谈到我的亲身经历:
“我在当地工作很久了。”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李强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举了很多例子。
在回答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时,李强说:“我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了很长时间,经常有机会和民营企业家交流,对他们在发展中的期待和顾虑还是比较了解的。”
“我不禁想起江浙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他们走遍了千山,说了千言万语,想尽了一切办法,吃了很多苦。”李强说,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和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那个时候的创业精神是一直需要的。
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李强说,“我去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工作,见过很多外国高管,包括美资。他们都告诉我要看好上海和中国。”李强说,这些都说明中美可以也应该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为。遏制和打压对谁都没有好处。
台下最后一个问题是政府的自身建设。李强说:“我在地方工作久了,深感坐办公室满是问题,深入基层满是解决办法。高手在民间。”他说,要推动各级干部到一线去,问计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长期在大机构工作的年轻同志,更要深入基层,深入基层,更要接地气。
反复传达“信心”: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中国经济的前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我充满信心。”李强说。
郑志军注意到,李强反复强调并传达了他对中国发展各方面的“信心”。
谈及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困难,李强表示,中国确实有很多优势。比如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基础扎实,更重要的是制度优势显著。
对于困难,李强说,其实每个人都有困难,今年中国会有很多困难,但是你想想,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就没有困难了?我们总是通过克服困难来实现新的发展。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小听得最多的故事是大禹治水、龚宇移山、精卫填海、夸父一天天等。都很励志,讲的都是不畏艰难,不怕吃苦,勇于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中国人不会被任何困难吓倒。”李强说。
对于外资,李强表示,据他所知,大部分外资企业仍然看好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关于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李强表示,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疫情防控的平稳过渡,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这是了不起的。实践证明,我国疫情防控的策略和措施是完全正确的,防控效果是巨大的。
回应热点民生问题:
“我是老网友”
在谈到新一届政府的工作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时,李强说:“客观地说,大多数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GDP增加了多少。大家更关心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等身边的具体事物。”
有记者提问称,网民高度关注一些热点民生问题。李强表示,他非常愿意回应网友的关切。
“我自己也可以说是老网友了。我一有时间就上网看看网友们都在关注什么,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李强说。
李强重点谈到了人口红利、延迟退休、就业等问题。
针对人口问题,李强说:“中国人口增长由正转负。有人担心人口红利会消失。我觉得没那么简单。”
他说,人口红利不仅取决于总量,还取决于质量、人口和人才。中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500万。丰富的人力资源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李强指出,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对于延迟退休政策是否会在今年出台,李强表示,我们会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在适当的时候稳妥推出。
在就业问题上,李强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经济。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型就业形式。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为1158万人。李强说,从就业的角度看,有一定压力,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充满活力。
“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青年人通过劳动和奋斗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他说。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