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寻龙传说》: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变与不变
近期,美国华特迪士尼电影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寻龙传说》亮相中国银幕。这部电影由唐·霍尔和卡洛斯·洛佩兹·埃斯特拉达联袂执导,讲述为了抵挡500年后卷土重优艾设计网_设计来的邪恶力量,勇士拉雅寻找传说中最后一条龙的故事。作为一部努力摆脱经典IP的作品,该电影通过全新改编,以新颖的艺术形式传递价值。
《寻龙传说》突出塑造了两个反常规的公主:拉雅和纳马丽。外形上,拉雅披着斗篷,戴着斗笠,颇有几分中国武侠小说中女侠客的风范。她武艺高强,处事果断,深棕色的肌肤展现出十足的野性。纳马丽留着帅气的阴阳头,细眉尖眼,紧实的肌肉,扎实的武功充满了攻击性和力量感。两位公主形象一反迪士尼女性形象传统,从自主女性的“缺位”向“反凝视”转变。
传统的迪士尼公主往往是被动弱势的角色,她们有着浓密柔顺的长发,白皙的肌肤、浓眉大眼,身材凹凸有致、弱不禁风。她们常常自出生起便遭逢嫉妒和陷害,又无力依靠自己扭转命运,只能等待王子的拯救。《寻龙传说》却是一个没有王子的童话。公主拉雅和纳马丽本身就拥有强大的抵抗能力。拉雅的父亲为救拉雅,被邪恶力量石化。父亲的石化和缺席意味着男性对女性命运影响的减弱。拉雅几乎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摆脱困境的坚毅和勇气,广结善缘,在朋友的协助下实现了拯救父亲和家园的目的。影片中,拉雅的智慧、能力,展示出一个自主女性的魅力,重新建构了女性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积极介入,这种带有浓重的叛逆和反抗色彩的“反凝视”成为了影片的一个突破点。
其实,拉雅的寻龙之路正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成长蜕变之旅。拉雅起初只是父亲身边的一个追随者。因自己的失误使得父亲变成石像后,拉雅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为了拯救父亲,她遭遇重重坎坷,也有过自我怀疑和退缩,最终找到了最后一颗水晶石。但在关键时刻龙被纳马丽误杀,一切努力即将付诸东流。拉雅决定自我牺牲以唤醒纳马丽的责任感,这种牺牲意味着精神的升华。
另一方面,影片丰富了迪士尼公主的人物性格。以往的迪士尼公主的形象常常比较完美、单一,而《寻龙传说》通过另一位公主纳马丽,展示出女性更为复杂的心理。纳马丽是孤独的,她虽然武艺高强,但内心充满疑虑。迫于母亲的强势,她背叛朋友,在友情和亲情中苦苦煎熬。最后,她被拉雅的绝对信任感动,勇敢地对抗母亲,像拉雅一样通过献身来拯救世界。通过两位公主的相识、相争和最终的联手,创作者展示出对女性更深切的关怀。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不仅追求男女平权,也着力于对女性自身的探讨。重视女性意识,女性的自我建构,女性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女性主义对美国的主流商业电影也开始产生影响。特别是近期的迪士尼出品,如《冰雪奇缘》等影片,都以不同方式回应了女性主义思潮的广泛影响。《寻龙传说》更展示出这一影响的深入性和广泛性。
异国风情的故事背景构成影片突破性的另一个面向。这部影片是迪士尼第一部以东南亚为背景的作品,为此,该公司特别成立了“东南亚故事智囊团”,在整个东南亚地区进行调研,电影中融合了东南亚自然风光、美食、服装、建筑等元素,展现出影片的国际视野以及迪士尼的重要商业策略。作为迪士尼“迪士尼+”策略的一部分,公司计划开发新的影视项目。《寻龙传说》将背景放置在东南亚,也有取悦东南亚观众,达到扩张迪士尼观众版图的目标。
影片虽然做出了种种突破,但在文化实质上仍延续着迪士尼的文艺作品特征。
首先,电影体现了美国电影中常见的上帝选民观。受《圣经》影响,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被赋予拯救世界的使命。在《寻龙传说》中,整个世界被邪恶的力量毁灭,民众撕裂,危机四伏,这时拉雅出现了,她作为拯救世界的英雄,携天命而至。
第二,父权主义的阴影仍然蛰伏在叙事的深处。尽管《寻龙传说》打造了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公主形象,但从叙事的细节看,这是一次不彻底的女性觉醒。影片中,拉雅所有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被石化的父亲重获新生。在此,父亲的重生意味着一种传统秩序的回归,拉雅最终的结局是重返父性秩序,这不能不说是对女性主义的一个极大的消解。
有趣的是,影片通过新的龙的形象,透露出一种微妙复杂的情感。龙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象征,在这部影片中,迪士尼一反传统,把龙塑造成正面的力量和形象,借用龙作为叙事的推动力,将拉雅居住的地方叫做“龙耀之邦”。这种对文化符号的重新诠释传达了迪士尼对东方文化的重新认识。
《寻龙传说》处于变与不变之间,一方面在形象和制作上都有新的突破,但在思想意识上,它依然不离传统价值观的藩篱,是一种迎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像表达。(作者:姜牧阳,系中国艺术研究院2020级电影学博士研究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