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师文静
历史人物服务于古偶言情
《风起霓裳》戏说的是唐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问答史,讲的是极具制衣天赋的女孩琉璃的故事,将她的故事糅进了唐太宗退位、唐高宗李治登基的背景下,李治能否登基,武则天能否在宫廷斗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都关系到琉璃与少年登科却陷入蹉跎的裴行俭之间的爱情能否成功。琉璃和裴行俭携手,分别在后宫争斗、前朝时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琉璃要给被宫廷尚服局女官害死的亲娘洗冤报仇。
《风起霓裳》这部剧在服化道上还是下了一定功夫的,不过有《长安十二时辰》《妖猫传》的大唐盛景在前,后来的剧在服化道上想超越前者很难。《风起霓裳》搭建的宫廷内景也算好看,偏素雅;长安最热闹的西市也挺像那么回事儿,就是人有点少,不够繁华、气派;该剧主要呈现的唐代刺绣、服饰比较华丽,唐装很美,有了一丝大唐气度。
但这部剧的剧情绝对是配不上它的服化道,硬伤太多,编剧不讲究人物逻辑,导致每个人物都逻辑不通。该剧开场一个小高潮就是尚服局女官卓锦娘害死自己的师父安氏的故事。安氏就是琉璃的母亲,她作为“天下第一针”,拥有祖传金针,能绣出绝世美衣,供宫廷皇族使用,但因为不愿意掺和各种宫斗,早早地从尚服局退出,隐姓埋名多年。徒弟卓锦娘想在宫廷里攀高位,就撺掇尚服局首领去见某妃子,自报家门可以制作封后大典的衣服协助这个妃子成功上位。这一段故事中,人物形象和逻辑完全不在线。
然后卓锦娘找安氏代替她制衣,安氏明明知道徒弟是什么脾性的人,还偏偏讲了没必要的台词,告诉对方自己有个女儿。卓锦娘立马要挟她,不做衣服就杀了她女儿。安氏做好的天下无双的衣服,被唐太宗看到了,龙颜大怒,后宫妃子甩锅给尚服局,尚服局甩锅给卓锦娘,卓锦娘甩锅给安氏,李世民竟然信了。安氏是平民,怎么做出来的大典衣服?然后安氏在狱中上吊死了,小琉璃被安氏朋友养大,女扮男装,在深宫隐姓埋名活了下来。
这一段故事拖拖拉拉演了四五集。问题是这一段戏全是套路,女主角母亲遭奸人害死、女主角擅长制衣、女扮男装、女主隐姓埋名为母报仇等情节太套路了,在大量的古装剧中都曾出现过,俗不可耐。
人物故事往低幼里写
古力娜扎扮演的大琉璃出场后,除了剧情漏洞百出,人物也垮掉了,长大了的琉璃更是变成了一个“傻白甜”大妞。大琉璃一出场,真是要急死观众。母亲上吊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暴露制衣天赋,不要暴露她的荷包,不要暴露身份,琉璃偏不,丢荷包,绣荷包,傻乎乎地掉进了仇人卓锦娘的手中。连累了救自己的孙德才,自己也锒铛入狱。不过女主角本身带有“玛丽苏”光环,救她的人排着大长队。编剧还安排琉璃跟唐高宗李治有了感情纠葛,又是一出俗套的三角恋大戏。剧中主要角色和一众历史人物智商不在线,剧情拖拉往低幼里写,人物立不住,演技平平……古装偶像大剧不认真讲故事,再好的服化道也白搭。
观众苦“傻白甜”久矣,大流量、大IP、大投入的古装剧更容易产出“傻白甜”角色和弱智剧情。《风起霓裳》跟不久前的《燕云台》一样,人物老套,剧情老套,最终沦为傻白甜玛丽苏剧。都市题材的女性剧已经开始塑造不同的女性形象,古装大剧依旧停留在几年前的审美上。这些剧依然追求大制作、大IP、大流量,但唯独不追求有新意的故事,所以这些剧都被观众差评。在IP改编流行之初拍摄古装玛丽苏傻白甜观众会觉得新鲜,但十多年过去了,古装剧继续换汤不换药地输出这类角色,套傻白甜故事模板,拍三角恋,拍女性互相伤害,拍逻辑不通的剧情,观众审美已很疲惫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