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之于中国电影的地位举足轻重,他开辟了中国商业电影的新纪元,他在艺术创作和商业价值之间求生,最后走出了一路的繁花似锦,有着贺岁档之父的美誉,他把生活的讽刺、人性的美丑幽默风趣的展现在大众面前,仿佛那些真的就是过眼云烟,人生不过如此。
冯小刚在世界影坛得奖无数,他的电影包揽电影界四金各大奖项,本人获得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他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诸多开荒者中的一员,注定会被镌刻在历史优艾设计网_PS百科的丰碑上,但这样的冯小刚也曾籍籍无名,也曾只是个平凡的美工师,直到他遇见了华谊和王朔。
冯小刚是标准的北京老炮,1958年出生在北京大兴区,后来全家人又搬到了车公庄,幼年时期父母离异,母亲独自带着他跟姐姐一起生活,孤儿寡母的日子并不好过。
冯小刚从小就很独立,老北京夜不闭户,街坊邻居家长里短,世态炎凉,少年时期的冯小刚看在眼里,却不知不觉得记在心里,从他的电影里总能看见那些隐晦或者乖张的讽刺,有些就来自这样普通却琐碎的生活。
高中毕业之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冯小刚去了部队,这样家里就不用再支付他的生活费。
冯小刚喜欢画画,且很有天分,进了部队之后领导发现他在这方面的才华,就招他进了部队剧团的美术组,其实他并没系统的学习过,完全是自学成才,部队画画的几年积累不少经验,画功也精尽许多,期间还组织过过部队联欢晚会,是个十足的文艺骨干。
凭借一手画画的本事,离开部队后的冯小刚在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谋得了一份工会的工作,依旧是负责文体活动,六十年代中国大厂是非常重视工会活动的。
所以冯小刚有很多表现的机会,后来又成功调入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一名专业美工师,先后做过《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多部影视剧的美术设计,并且通过这些工作开始接触影视圈。
年轻人工作劲头强劲,总有使不完的劲儿,美术设计的工作不算繁重,所以闲下来的时候冯小刚就在剧组免费打零工,剧务、道具、灯光、摄影、甚至是群演冯小刚都非常乐于帮忙,在这些琐碎不起眼的工作中,冯小刚渐渐对拍电影有了更加立体和实质上的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从老北京胡同走出来的美工男,开始不满足于参与一部电影的美术设计,他可以用画面去配合和表达一个故事,也可以自己去讲述一个故事,他想让自己的故事也鲜活起来,直到他遇见了王朔。
八十年代末期,王朔凭借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在文学圈里名声大噪,但是依旧是个无业游民,每天跟编辑马未都混在一起,喝茶,闲聊,看街上人来人往,听隔壁桌的客人抱怨世态炎凉,从群众中找故事,编辑报刊,想想那个年代的媒体人只是一群很纯粹的文艺青年,赚的钱都不够喝茶水听故事。
而彼时的冯小刚依旧在剧组做美工,还是王朔的读者,并且非常喜爱王朔笔下轻飘飘的愤怒和讲述生活的独特视角,王朔的文字被冯小刚称为日后拍摄电影的纲领性文献,对他后期贺岁片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那一年冯小刚在《大林蟒》的剧组做美工,因为剧组要深入到原始森林里取景,闲来无事的冯小刚就帮剧组做饭,他们进山之后,冯小刚就挑一个阴凉地儿看王朔的小说,那部电影的导演是郑晓龙,王朔的哥们。
拍摄结束之后,郑晓龙窜了一个局,把王朔介绍给了冯小刚,两人的第一次见面给彼此的感觉非常怪异,王朔觉得冯小刚嘴太碎,自来熟,冯小刚觉得王朔是一个因为拿到身份证而兴奋不已的人。
此后马未都受到电视剧《渴望》的启发,也想做电视剧,但因为经费有限只能做室内剧,然后开始选故事方向,当时中国电视剧行业已经渐有起色,但是很多敏感的话题和人群还是不能大张旗鼓的编排和嘲讽,但要做一部中国式的室内喜剧,就少不了挖苦和披露。
最后几个人把眼光放在了自己身上,他们有编辑、编剧、还有一个无业游民王朔,都是爬格子的人,那就写自己吧。
几个人一拍即合,王朔就又找来了冯小刚,跟马未都他们介绍冯小刚的时候,王朔说他是给剧组画布景的。
环境再敏感也不会有人管他们拿自己开涮,大纲定下之后,几个人就分头开始写各自负责的故事,基本都是自己从业生涯的境遇,但是凑在一起之后并不是很理想,第一稿交上去很久都没有回音,后来通知他们被毙了,大家就原地散伙了。
但是很久之后王朔又来找他们,电视剧中心缺本子了,当时有人看过他们这部剧,觉得还能挽救,但问题是他们递上去的原稿找不到了,只有故事大纲和梗概,剧本得重写,最初的几个人一听就打了退堂鼓,只有冯小刚敢接这活。
当时写的时候他看过他们所有人的剧本,那些故事他都记得,写作手法也都大同小异,于是最后的剧本是由他跟王朔完成的,但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这部剧竟然火的一塌糊涂,它就是《编辑部的故事》。
这部电视剧让冯小刚在编剧界崭露头角,与此同时王朔成了当时最火的编剧,因为他们的关系,中国电视剧编剧的整体稿酬都上调了一个档次。
之后,冯小刚开始潜心剧本创作从小品《今晚我们相识》,相声《面的与皇冠》,再到合作郑晓龙编写爱情片《大撒把》,并提名金鸡奖最佳编剧。
此后冯小刚不止满足于把故事写在纸上,他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在镜头里活起来,于是他又合作郑晓龙执导了《北京人在纽约》,这是冯小刚的首部导演作品,当年一举拿下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飞天奖。
1994年,冯小刚再度搭档王朔,拍摄电影《永失我爱》,这部由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由他本人亲自撰写剧本,是冯小刚的电影处女作,为他的电影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王中磊王中军兄弟1994年创业成立华谊兄弟,那一年冯小刚第一次做导演拍摄《北京人在纽约》,冥冥之中似乎存在一种莫名的缘分。
华谊兄弟最初是以广告公司起步,1997年冯小刚的电影《甲方乙方》让十几亿人的中国年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开创了中国商业电影的新思路,票房突破3600万。
于是1998年,王氏兄弟在华谊旗下成立电影办公室,并投资了冯小刚的第三部贺岁片《没完没了》,据悉该片上映之后华谊收益突破5000万元,这样的收益让华谊看到了商业电影的希望,终于拍电影不再是一项赔钱的买卖,此后双方达成了共识,维持了长达20年的合作关系。
背靠华谊这棵大树,冯小刚的创作更有底气,可以放下很多关于投资收益的限制,专心于作品本身。
此后冯小刚的商业电影一路飘红,扶摇直上,有3000万票房加上开罗电影节金字塔金奖的《一声叹息》,有4200万票房加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的《大碗》,有5000万票房加上华语电影传媒多项大奖的《手机》,有1.2亿票房加上金紫荆奖的《天下无贼》。
作家秋原曾写过一本书《大片时代——冯小刚与华谊兄弟》,详细描述了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相互成就的拓荒进程,他们开辟国产商业电影的新局面,从剧本到演员到档期,再到市场分析和环境解读,他们让数以千计的电影人不再因为电影赔钱而对梦想望而却步,他们用一部部经典作品把观众领进电影院,让观众乐于花钱看电影,让中国电影进入大片时代。
没有王朔可能就没有《编辑部的故事》,也没有机会让冯小刚讲故事。
没有华谊,可能冯小刚就不会肆无忌惮的搞电影,那也就没有了贺岁档,有些机缘的存在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也是惺惺相惜的,同道中人无论前面距离多远,早晚会有一个焦点让他们并肩前行。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