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五藏山经图是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谁画的啊?
山东怪杰 2022-05-22 12:31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基本属性 内容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 约 31000 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 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 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藏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 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价值参考。 特点 《山海经》奇书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1)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马昌仪(2)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刘宗迪(3)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图中画出来的,更何况其中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等。这些内容又如何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呢?除非古时候已经有了现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不过,《海经》所凭借的图画早就佚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例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见熊国英著《图示古汉字》)。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所以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言之也”。 第三,《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 金荣权(4)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徐旭生(5)说:“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的了。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在《经》里面只有帝颛顼多至十七事,可是他与九嫔葬处一事三见,那只剩下十五事。此外黄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喾三事,帝尧二事,帝舜九见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鸿一事。其余的人没有帝称)”。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she)比尸”的神人和“五采之鸟”的“下友”。 第四,《山海经》有两部分组成。 顾颉刚(8)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第五,《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的顺序不同。 《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交流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也就是说,古《山海经图》与现在的地理图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东经》的汤谷地望为例:“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述记录明确说明《山海经图》中,黑齿国在图的上方(南方),而汤谷在黑齿国的下方(北方)。这为《山海经》地望考证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标。 地域范围 《山海经》的地域范围:《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新疆阿尔金山,《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北至内蒙阴山以北。《东山经》包括今山东及苏皖北境。《中山经》为中原豫州河南西南巴蜀一带。《山海经》把巴蜀和中原同列为《中山经》体现了《周易》的西南得朋的华夏民族观念。 也有一说山海经中所述之处很多不在今天的中国境内。
良好公民 2022-05-22 12:44 可能是山东省潍坊市的西面有青州市或者江苏赣榆县的青口镇 我们有理由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论坛认为,青丘、青丘国、青丘山当指一处,而且位于中原地区的东方。 “青”的本义是指颜色(黑、绿、深蓝)。《说文》:“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凡青之属,皆从青。”进一步说,“青”字里的“丹”,乃是一种具有神奇变化的东西;有趣得是,我国古代掌握炼丹术的方士,大多在东部沿海地区。青出于蓝胜于蓝,揭示的是一种变化和提炼过程;“精”字有变化、提炼之意,二者均是取自“青”字符的变化内涵。 《海外东经》记述东方的人文地理,青丘位于朝阳谷之北(包括东北、西北方位),黑齿国之南(包括东南、西南方位)。 《大荒东经》记述东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青丘国位于黑齿国、明星山之间,与白民国和嬴土国相邻。 《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蚩尤为东方九黎族首领。空桑为古代相当显赫的地名,亦位于东方;《东山经·东次二经》记述的第一座山即空桑山,根据42平方米巨画《帝禹山河图》(五藏山经地理复原图),空桑山位于今日山东省淄博一带。 《禹贡》九州之一的青州,其地望位于今日山东丘陵;而青州之名的“青”字,当亦源自古老的地名青丘。 综上所述,青丘为地名,青丘国指居住在青丘的人们建立的方国,其地理方位均位于中原地区的东部。由此可知,现存版本《南山经·南次一经》记述的青丘山,当系错简,其原本应编排在《东山经》内,相对来说比较可能是在东次四经内。这是因为,《东山经》其他三条山脉均自北向南排列(经文为“又南”,偶有“又西南”),其中东次三经有一处山为“又东水行”方向,表明其是海岛;唯独东次四经的排列方向既包括自北向南,也包括又东南、又东北、又东等方向。由于青丘山属于“又东”方向,因此符合东次四经诸山排列之中。 青海湖的“湖”为重叠字,乃后人所加;同理青丘山的“山”也是重叠字,亦为后人所加。事实上,《五藏山经·西山经》有昆仑丘,据此可知青丘山原本亦应为青丘。我们知道,居住在昆仑丘的黄帝族的保护神陆吾为九尾虎;依理推之,居住在青丘的九黎族、东夷族的保护神为九尾狐。 值得注意的是,《五藏山经·东次二经》的凫丽山记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龙蛭,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可见帝禹时代的东部地区居民,确实有供奉类似九尾狐的图腾动物的风俗。 接下来的问题是,“青丘”之名又是如何来的呢?其名取自客观存在的一处特殊地形地貌的地方。“青”,指该地形的颜色黑色而多变;“丘”,指该地形为四方高而中央低。 查地图可知,山东省潍坊市的西面有青州市,淄博市北面有地名高青,胶州湾有青岛市,日照市的南面有赣榆(又名青口,现属江苏省)。 其中,青州市原为益都县,1986年撤县设市,现有人口月100万,当地有北辛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存,表明这里远在4000年~7000年就有先民生息。青岛市所在地古为渔村,宋元开始有船舶停港;鸦片战争后,为防列强侵扰,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建置设防,如今已发展成拥有人口700万的大城市(包括7个市区、5个县级市)。不知上述区域是否有类似青丘的地貌。 如果我们有条件深入考察山东丘陵(包括周边地区),或许能够找到这处神秘的地方“青丘”,它应该是当年九黎族和东夷族的圣山,正如昆仑丘是黄帝族的圣山,不周山是共工族的圣山一样。 江苏赣榆县有青口镇,或许与青丘国有关。青口镇南距连云港60公里,北距日照安东卫80公里。根据《海外东经》,青丘国位于朝阳谷之北(包括东北、西北方位),黑齿国之南(包括东南、西南方位)。 根据《大荒东经》,青丘国位于黑齿国、明星山之间,与白民国和嬴土国相邻。 但具体已无从考证,随着历史消失的东西太多了啊........
山东怪杰 2022-05-22 12:31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基本属性 内容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 约 31000 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 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 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藏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 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价值参考。 特点 《山海经》奇书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1)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马昌仪(2)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刘宗迪(3)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图中画出来的,更何况其中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等。这些内容又如何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呢?除非古时候已经有了现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不过,《海经》所凭借的图画早就佚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例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见熊国英著《图示古汉字》)。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所以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言之也”。 第三,《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 金荣权(4)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徐旭生(5)说:“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的了。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在《经》里面只有帝颛顼多至十七事,可是他与九嫔葬处一事三见,那只剩下十五事。此外黄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喾三事,帝尧二事,帝舜九见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鸿一事。其余的人没有帝称)”。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she)比尸”的神人和“五采之鸟”的“下友”。 第四,《山海经》有两部分组成。 顾颉刚(8)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第五,《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的顺序不同。 《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交流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也就是说,古《山海经图》与现在的地理图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东经》的汤谷地望为例:“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述记录明确说明《山海经图》中,黑齿国在图的上方(南方),而汤谷在黑齿国的下方(北方)。这为《山海经》地望考证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标。 地域范围 《山海经》的地域范围:《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新疆阿尔金山,《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北至内蒙阴山以北。《东山经》包括今山东及苏皖北境。《中山经》为中原豫州河南西南巴蜀一带。《山海经》把巴蜀和中原同列为《中山经》体现了《周易》的西南得朋的华夏民族观念。 也有一说山海经中所述之处很多不在今天的中国境内。
良好公民 2022-05-22 12:44 可能是山东省潍坊市的西面有青州市或者江苏赣榆县的青口镇 我们有理由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论坛认为,青丘、青丘国、青丘山当指一处,而且位于中原地区的东方。 “青”的本义是指颜色(黑、绿、深蓝)。《说文》:“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凡青之属,皆从青。”进一步说,“青”字里的“丹”,乃是一种具有神奇变化的东西;有趣得是,我国古代掌握炼丹术的方士,大多在东部沿海地区。青出于蓝胜于蓝,揭示的是一种变化和提炼过程;“精”字有变化、提炼之意,二者均是取自“青”字符的变化内涵。 《海外东经》记述东方的人文地理,青丘位于朝阳谷之北(包括东北、西北方位),黑齿国之南(包括东南、西南方位)。 《大荒东经》记述东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青丘国位于黑齿国、明星山之间,与白民国和嬴土国相邻。 《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蚩尤为东方九黎族首领。空桑为古代相当显赫的地名,亦位于东方;《东山经·东次二经》记述的第一座山即空桑山,根据42平方米巨画《帝禹山河图》(五藏山经地理复原图),空桑山位于今日山东省淄博一带。 《禹贡》九州之一的青州,其地望位于今日山东丘陵;而青州之名的“青”字,当亦源自古老的地名青丘。 综上所述,青丘为地名,青丘国指居住在青丘的人们建立的方国,其地理方位均位于中原地区的东部。由此可知,现存版本《南山经·南次一经》记述的青丘山,当系错简,其原本应编排在《东山经》内,相对来说比较可能是在东次四经内。这是因为,《东山经》其他三条山脉均自北向南排列(经文为“又南”,偶有“又西南”),其中东次三经有一处山为“又东水行”方向,表明其是海岛;唯独东次四经的排列方向既包括自北向南,也包括又东南、又东北、又东等方向。由于青丘山属于“又东”方向,因此符合东次四经诸山排列之中。 青海湖的“湖”为重叠字,乃后人所加;同理青丘山的“山”也是重叠字,亦为后人所加。事实上,《五藏山经·西山经》有昆仑丘,据此可知青丘山原本亦应为青丘。我们知道,居住在昆仑丘的黄帝族的保护神陆吾为九尾虎;依理推之,居住在青丘的九黎族、东夷族的保护神为九尾狐。 值得注意的是,《五藏山经·东次二经》的凫丽山记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龙蛭,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可见帝禹时代的东部地区居民,确实有供奉类似九尾狐的图腾动物的风俗。 接下来的问题是,“青丘”之名又是如何来的呢?其名取自客观存在的一处特殊地形地貌的地方。“青”,指该地形的颜色黑色而多变;“丘”,指该地形为四方高而中央低。 查地图可知,山东省潍坊市的西面有青州市,淄博市北面有地名高青,胶州湾有青岛市,日照市的南面有赣榆(又名青口,现属江苏省)。 其中,青州市原为益都县,1986年撤县设市,现有人口月100万,当地有北辛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存,表明这里远在4000年~7000年就有先民生息。青岛市所在地古为渔村,宋元开始有船舶停港;鸦片战争后,为防列强侵扰,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建置设防,如今已发展成拥有人口700万的大城市(包括7个市区、5个县级市)。不知上述区域是否有类似青丘的地貌。 如果我们有条件深入考察山东丘陵(包括周边地区),或许能够找到这处神秘的地方“青丘”,它应该是当年九黎族和东夷族的圣山,正如昆仑丘是黄帝族的圣山,不周山是共工族的圣山一样。 江苏赣榆县有青口镇,或许与青丘国有关。青口镇南距连云港60公里,北距日照安东卫80公里。根据《海外东经》,青丘国位于朝阳谷之北(包括东北、西北方位),黑齿国之南(包括东南、西南方位)。 根据《大荒东经》,青丘国位于黑齿国、明星山之间,与白民国和嬴土国相邻。 但具体已无从考证,随着历史消失的东西太多了啊........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