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嘟宝贝 2022-07-13 07:33
因为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优艾设计网_设计客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
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
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
富春山居不只是一张画,是一个哲学,一个生命态度的东西,使创作者能够把积压了九十年的亡国痛转成另外一个东西,豁达,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不管朝代的兴亡,只是回来做自己,做一个简单自己。
当时张士诚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几岁,行于富春江上的时候,也觉得朝代的兴亡,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能不能有“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也就有画中的渔、樵、读书人的形象,隐居于山林而忘于江湖。
qq1014363620 2022-07-13 07:36 优艾设计网_设计百科 《富春山居图》是“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1269~1354)晚年的水墨山水巨作,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典范。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用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序”。《富春山居图》符合文人画的几个标准:一是文士身份,二是隐逸心态,三是寄乐于画。杨维桢编《西湖竹枝词》对黄公望的评价是:“博书史,尤通音律图纬之学。诗工晚唐”,钟嗣成《录鬼簿》卷下也说:“公之学问,不在人下,天下之事,无所不知,薄技小艺亦不弃。善丹青,长词落笔即成,人皆师事之。”除了文士身份,隐逸心态与寄乐于画尤为重要,如果说隐逸心态使画家具备了与自然山水与心灵山水对话的可能性,那么寄乐于画就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从绘画功能论的角度,隐逸心态与寄乐于画涤除了绘画中的宗教、政治、世俗等功利性因素,使绘画完全地转向山水自然与内心世界。这不仅是文人画的真谛,也是绘画佳作形成的内在基础。从这一视角来看,元代绘画格局从院画到文人画转型的实质是画家心态的变化,这种转变的引领者便是黄公望,明代画坛领袖董其昌称:“寄乐于画,自黄公望始开此门庭耳。”《富春山居图》不仅承载了黄公望的文士心态与理念,而且承载着一个时代艺术观念的变迁。不仅完善了苏东坡以来“文人画”的内涵所指,而且开创了“文人画”发展的高峰形态。考量《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动机与功能,其实相当的简单:一是纵情富春山水的必然产物,正如题跋所言“兴之所至,不觉亶亶布置如许”,“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二是文人心态使然。《富春山居图》没有过多的功利因素,为友人无用师和尚所绘,这就是千古名作的基本定位,画家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与宏构巨制原来是用来赠送好友的。这与当下市场经济之下绘画功利生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三是绘画传播功能的转换。从宫廷绘画人伦教化的公众传播功能转为注重心性表现的私人化状态。正是由于这三个原因,造就了《富春山居图》,注定了其文人画的高峰地位
陕北妹子不是汉子 2022-07-13 07:36 优艾设计网_PS百科 《富春山居图》,元朝的书画,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前段称《剩山图》。 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从而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无用师卷。 较长的后段《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风荷幽凉 2022-07-13 07:39 优艾设计网_Photoshop交流 《富春江山居图》作者系清代画坛著名画家王时敏,王时敏(公元1592—1680),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首辅王锡爵孙,翰林王衡独子。崇桢初以荫官太常寺卿,故被称为“王奉常”。擅山水,专师黄公望,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然构图较少变化此图应是王时敏临摹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而来。手卷,纵36厘米,横 126厘 富春山居图米。描绘的是富春江一带的南国风情。画上峰峦坡石层层错错、起伏变化,云树丛林可谓疏密有致、繁简得当。远处水天一色、苍茫辽阔、一览无余,极似黄公望的艺术风格。画面运用散点透视法,做到“景随人迁、人随景移”,笔法细致归整,不失苍劲圆熟。山石勾勒后施以披麻皴,再以褚色稍加晕染。行笔干净利落,墨色或浓或淡富于变化,树干运用点、勾、擦、皴等多种技法。从钤印可知,此图曾经刘恕、严芸舷收藏,其上有俞翰、陆恢的题跋。 目前,这幅画一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半在台湾博物院。
是技术宅鸭 2022-07-13 07:42 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所绘,是黄公望的代表作。
翡翠自由人烧 2022-07-13 07:47 优艾设计网_设计圈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半卷《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黄公望晚年的力作。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出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