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壁虎看KOL(ID:bihukankol),作者:三玖是天,授权转载发布。
爆火的电子木鱼有什么魔力?
如只要敲击木鱼,就能让你实现灵魂救赎、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你会一直敲下去吗?
最近,「电子木鱼」App开始在优艾设计网_PS论坛网络上爆火,只要打开它对着屏幕轻轻一敲,似乎就能得到消除心中的负罪感、缓解压力甚至是灵魂救赎。
而这届网友,为了积功德,还传播可编辑的文字心得:敲一次“功德+1”还不够,不仅“功德+9999”、“烦恼-9999”亮相在社交圈,更有考四级的同学“涨粉+1”、做电商的朋友“开单+1”等花式玩法层出不穷。
说到电子木鱼为何突然爆火,这还要从地狱笑话说起。
地狱笑话就是在于过度冒犯了他人的不幸遭遇:将他人的悲剧、不幸编制成不近人情的段子,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还要让人笑得出来,是一种反叛式的黑色幽默。
但是不少年轻人看完地狱笑话后还笑出来了,可能是仅仅看懂的笑话,又或许是因为看懂了笑话背后的苦难与讽刺,但终究是觉得“失了功德”。
而电子木鱼的出现,给那些看了笑话还笑出声的人,提供了一个最简单的反省机会,明知敲电子木鱼只是心理暗示,但屏幕上不断出现的功德+1,似乎也能消除心理上的自责与无知。
除了地狱笑话带来的负罪感, 电子木鱼的功能延伸至到当代年轻人缓解焦虑,当生活中遇到了烦心事,敲一下好像就能找回内心的平静,
“敲一下木鱼,听到那个清脆的声音,好像真的不那么焦虑了。”
10月初,「木鱼」登上了国内App Store免费总榜第2名,并接连7天停留在免费总榜前十,甚至一度登上音乐分榜第一。
据了解,这款木鱼APP早在2020年便上线发布但一直不温不火,直到两年后才通过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翻红”,而开发者的其他应用作品也多为“赛博功德 App”。
比如绿色又无污染的“手机烧香”,童年的回忆“拨浪鼓”,选择困难症的神器“抛硬币”等等。
整体来说,其开发的产品及UI设计,简单又不失创新,在解压缺口巨大的时代,把现实中的物品用模拟的方式做成电子版,木鱼完全踩在了年轻人的需求风口上。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迷信了?
木鱼作为近期爆火的一种能够转移焦虑的软件,年轻人成为了最主要的受众。
当生活中遇到了烦心事:无休止的加班、无从下手的论文、难以沟通的甲方、策划难度大的方案,无一不是他们焦虑的点。
这时的他们会从转锦鲤攒好运、考试周网络“祭拜”孔子像、期待“请神”上身,再到如今的电子木鱼...
网络迷信的形式一直在出现,一波波的社交热潮不禁让人思考:年轻人真的越来越迷信了吗?
但事实上,几乎没有年轻人下载木鱼App是为了信仰宗教,而大多是通过这种简单易上手的娱乐活动,寻找一种暂时的焦虑转移与情感寄托。
想要躺平但顾虑多,想内卷又卷不动。
不仅如此,当网友们在参与敲木鱼,以及使用由此衍生各种各样的产品(抖音特效、表情包等)时,还能在社交媒体上感知一些实时的互动,类似的情感共鸣才能更有社交归属感。
他们开始聚集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佛像之下,认真祷告,哪怕可能只是一个景区旅游攻略,帖子评论区都会瞬间化身为“电子庙宇”。
抖音直播间里菩萨、佛像、财神等频频亮相,另外提供在线请香、供奉平安灯,甚至连许愿、解梦、算命等一系列服务也应有尽有。
其实摆在年轻人面前更为焦虑的是,在遇到糟心事后,不能不走进树林席地而坐,不能在卧室的瑜伽垫上完成一次冥想,更不能去某个向往很久的地方旅行。
因为对他们来说,时间成了最奢侈的东西:很难拿出一整块时间来疏解自己突然遇到的不快,只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一次次简单的木鱼敲击。
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敲木鱼这种类型的精神寄托,只是一种暂时的。
这场互联网吹起来的一股热潮,并不能消除心理的顽疾。
而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的是,这些产品能够出现在大众视野,更根本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
不同产品缓解同一种压力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木鱼」和「羊了个羊」是同一种心态下的产物。
光从产品功能来看,一个如果没有被赋予的意义,仅仅是一个敲木鱼的虚拟模拟器;另一个是有一定难度的三消游戏,看似不尽相同,但本质都是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以及创新点的不同而成功破圈。
再者,他们都可以打开即玩、随时停止,对于年轻人来说也确实需要这种“轻量化的宣泄”。
除了用户之间的互通有无,一些互联网公司也早已借助此次热度开始了新一轮的营销。
首先在抖音上,话题「木鱼」在抖音上共产生了破亿级别的播放,并且在特效区、小游戏区也可以看见电子木鱼的踪影。
甚至连讯飞也推出了电子木鱼的键盘主题,用户每次使用讯飞电子木鱼主题键盘打字,键盘都会出现“功德+1”的特效。
社会市场动荡,压力较大的我们开始追求轻量化的情绪出口,简单又不失形式的内容往往能受到青睐。
如果你在内卷和躺平之间犹豫了的话,尽管去宣泄自己的压力,就像敲木鱼能否积上功德并不重要,而是在重压之下能否用碎片化的时间,来享受到一丝丝的宁静。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