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初步接触了色彩调整工具中的“色相/饱和度”工具〖CTRL U〗,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图像的色相。将如下左图的色相改为-100,形成如下中图的效果。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局限,那就是只能

现在来看一下选区工具的几种运算方式。所谓选区的运算就是指添加、减去、交集等操作。它们以按钮形式分布在公共栏上。分别是:
新选区
、添加到选区
、从(旧)选区减去
、与选区交叉
。为了让效果更明显我们新建一个400×300的白底图像。
0404先随手画一个矩形选区,然后来分别试验各种选区运算的效果。
在新选区状态下,新选区会替代原来的旧选区。相当于取消后重新选取。这个特性也可以用来取消选区,就是用选取工具在图像中随便点一下即可取消现有的选区。
在添加状态下,光标变为
,这时新旧选区将共存。如果新选区在旧选区之外,则形成两个封闭流动虚线框,如下左图。如果彼此相交,则只有一个虚线框出现,如下右图。


在减去状态下,光标变为
,这时旧的选区会减去新选区。如果新选区在旧选区之外,则没有任何效果。如下左图。
如果新选区与旧选区有相交部分,就减去了两者相交的区域。如下右图。


如果新选区在旧选区之内,则会形成一个中空的选区。如下左图。
需要注意的是,
在减去方式下如果新选区完全覆盖了旧选区,如下中图。就会产生一个如下右图的错误提示。这好比是因为原来只有三亩地,现在要减去四亩,那结果就是什么都不剩下。但是选区不可能是负面积,因此就作为没有选择来处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误操作导致这种情况,撤消一步即可〖CTRL ALT Z〗。



交叉选区也称为选区交集,光标为
,它的效果是保留新旧两个选区的相交部分。如下图。如果新旧选区没有相交部分,则会出现如上图的警告框。

以上4种选区运算方式对于所有的选区工具都是共通的,任何选区工具都具有这4种运算方式。且不局限于某一种工具内,你可以用套索工具减去魔棒工具创建的选区,也可以用矩形选框工具去加上椭圆选框工具创建的选区。
除了在公共栏切换运算方式以外,也可以通过快捷键来切换。
建议大家将公共栏的运算方式设置为第一个,即新选区。然后通过快捷键来切换。因为通过快捷键切换的方式更为实用,也更快速。
添加到选区的快捷键是〖SHIFT〗。从选区减去的快捷键是〖ALT〗。与选区交叉的快捷键是〖SHIFT ALT〗。这些快捷键只需要在鼠标之前按下即可,在鼠标按下以后,快捷键可以松开。比如要加上选区,那么先按住〖SHIFT〗键,然后按下鼠标开始拖动,此时就可以松开〖SHIFT〗键,不必保持按下。这种方式大家应该多练习几次,并且结合到实际使用中去。
0405假设下2图的红点是选区选取时鼠标拖拉的起点,那么:
普通方式下从红点拉出的矩形选区,鼠标落点与起点是成对顶角的。如下左图。
按住ALT键从红点拖拉,就是以起点为中心点,向四周扩散选取。如下右图。
注意整个选取过程中ALT键要全程按着。
另外,
全程按住SHIFT键可锁定为正方形(注意是全程)。可以和ALT键配合使用,效果就是:从中心点出发向四周扩散选取的正方形选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