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上的小方块是采样点,它们的数量可以通过公共栏中的频率来调整,频率越大采样点越多。如果色彩边缘较为参差不平就适合较高的频率。本例要选取的山体边缘比较平缓,只需要30~50就足够了。在选取过程中采样点是自动产生的,在图像中某些拐角过大的地方可能不能正确产生采样点。这时可以通过单击手动增加采样点。DELETE或BackSpace可以逐个撤销采样点。选取过程中按下ESC键将取消本次选取。
至于边对比度的作用要根据图像而定,如果色彩边界较为明显,就可以使用较高的边对比度,这样磁性套索对色彩的误差就非常敏感。如果色彩边界较模糊,就适当降低边对比度。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个选项的作用不大,频率的作用也不是很大,比较重要的是宽度的设定。
一般把宽度设置在5~10左右是比较好的。注意这个宽度会随着图像显示比例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建议将图像放在100%的显示比例上,可通过【视图 实际像素】或〖CTRL ALT 0〗直接设为100%。也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 +〗或〖CTRL -〗。
设定较大的宽度尽管看起来似乎更好用,因为可允许的误差范围也大,但过大的宽度反而可能导致误选取。因为太大的宽度中可能会包含两条或更多的色彩边缘。如下左图,在误差范围内有两条色彩边缘,一条是山体和天空的边缘,一条是围墙和山体的边缘。那么在移动过程中就可能随机选择其中一条。如下中图。
因为山体连着图像的边缘,并且天空也处在图像的边缘上,所以最好将图像窗口拉大一些,在四周留些空余,方便选取工具移动。现在我们将磁性套索宽度设为7像素,边对比度10%,频率50,画出选区。在图像以外的部分移动的时候可以单击增加控制点。完成后的选取效果不是很完美。类似下右图。
Photoshop 大师之路:建立任意选区
尽管我们学会了如何添加减去或是交叉选区,但选取出来的选区还是比较规则,不是矩形就是圆形,这样的形状很难胜任在实际制作中的需要。现在我们就要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任意形状的选区。建立任意选区的工具是套索工具、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0
0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