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是最至关重要的一条。设计与美学标准都是主观的,因此,先共同寻得一个可量化的目标,便是关键所在。一个成功的设计案例所交付的设计成果必是黑白分明,绝无灰色区域。
那么如何是一个清晰目标的典范呢?举个例子:设计师提供3款Logo方案供选择,客户选定1款后,可修改3次。反面案例:一些有创意的好方案,然后进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正面案例说明了具体量,设定了项目完成时间。而反面案例则未明确任何信息,无完成时间,更无所谓设计师所提交的方案是否符合指定要求。
主页君如是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甲方在掏腰包前,如果能有一张清晰的“收货”列表,想必是掏得安心。不用会担心限定修改次数会影响最终成果,没有任何设计师会砸自己的招牌,在一定压力下,反而促使其小宇宙爆发,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如此WIN-WIN,不好么?!
此条只是打个小小的预防针——邀设计师工作时,你越想走捷径节省开支,结果很可能越骨感。创意输出是一个无法快进的过程。当甲方们得知自己支付的费用里包含设计师的调研及探索过程时,常常会望而却步。这个步骤对一个好设计来说虽必不可少,却也是无法量化的产品。
创意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其本身无法被“学”,亦无法被“教”,然而产生创意的过程却可以被学习,这正是此隐形步骤的精华所在,设计师们从中汲取养分。如你强行要求设计师跳过此步骤,就好比跳过地基,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一如建房屋需要稳固的地基,完善的调研过程也是设计师为客户创造完美方案的关键之一。
如果设计师的报价太高怎么办?请暂且先遏制住砍价的欲望,用真诚地眼神看着他们,解释你的确有迫不得已的预算问题,看看是否有折衷方案。
主页君如是说——设计师们都是感性动物,得到理解而后心花怒放的可能性很大,此时爆发出的能量可小看不得。带着这份欢乐的心情提出的方案必定能让你更欢乐。
每个项目都会有修改,天经地义。然而也正是这修改,可能造成“项目拖延症”。当一个项目的扩展超出双方最初的约定,便会造成大幅度拖延。
自由设计师们珍惜每一分钟,时间表都排得满满当当,可想而知要是无尽的小修改毁了一天的安排,他们是有多头疼了。因此,在你与设计师合作之前,先确定修改的次数,这不但能节省你的预算,而且当你提出这点时,设计师们都会竖大拇指赞你好有远见。
主页君如是说——其实修改的次数多并不是更划算,如果连你也审美疲劳了就麻烦了。更何况,有时过多的修改还会掏扁你的荷包。在这个时代,神速高效才是正解啊~
精彩评论